杨正闻言,嗯了一声,笑了笑:“这是一个难点,还有其它的,赵老、吴老您们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
“好,那俺先来。”
吴八斗朝赵铁柱笑了笑,然后看向杨正:“大帅,这除了老卢说的上课是个麻烦事外,俺觉得编书也是个问题。
虽说现在大家伙都开始慢慢识字,平时写一写记一记,给徒弟讲讲还行。
可要是说把自己会的那点经验,工整的写一篇文章,俺感觉难。
不说别人,俺自己感觉都不见得行,嘿嘿!”
随着他一笑,杨正几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一笑,现场的沉重气氛也渐渐散去,赵铁柱看只有自己没说,想了想后说道。
“大帅,俺想说的一点,就是这标准化,科学化,规模化,成体系的教学,有点难实现。
咱们现在兵工厂生产制造,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零件。
虽说都按前明和大清制定的营造库平制,按标准制定的要求。
但实际上对于大部分工匠来说,要把这个制造过程中尺寸、重量、容量大小啥的,写个明白,还真有点难。
要俺说的话,还是大家识字和算术能力一般,有些靠经验教授还行,真要弄成书本来,还真不好办。”
“嗯,不错,三老您们指出的问题,都很关键,这也是接下来俺要重点讲的。”
杨正朝三人微笑点了点头,深思一番后道,“刚才俺也说了,院士,国之重器也!
这代表学识和技术,以及凸显身份的职位名号,自然不是谁都能获得那般简单。
历朝历代以来,世人只把一些能臣名将,称之为国士,国之重器。
但在俺杨正这里,就不见得只有这般。
三老您们应该记得俺说过的话,农业是立国之根本,工业是强国之基,教育是兴国之本,商业是富国之本。
对于这句话,俺杨正从来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这工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工匠的发展,在以后是和科举成一体的。
而这,话又说回来了,要发展就需要人才,而人才从哪里来的呢?
那这自然就是从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之中,慢慢成长而来的。
既然是一步步成长而来的,那这是不是就说明,只要肯努力,肯下功夫,就会有成功的那天?
所以,俺杨正想和三老您们说的,就一句话。
只要大家咬牙努力坚持下去,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制定属于咱们的营造库平制,科学化的、标准化的教会更多的学生,给护民军,给老百姓带动更多帮助。
那此贡献,不亚于治国、开疆扩土之功。
位比三公九卿,算不得什么。
封侯拜相,亦无不可。”
喜欢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请大家收藏:(m.2yq.org)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