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这股劲头,杨帆正式宣布,将原来的修理摊子扩编,成立山寨的“兵工作坊”,并给它起了个名字——“曙光”!
“咱们叫它‘曙光’,”杨帆看着工棚里这群满脸油污、眼睛却闪闪发光的人,声音铿锵,“就是相信,咱们这点手艺,这点坚持,就像这山里的日头,虽然还没跳出山顶,但光已经来了!总有一天,咱们能用自己造的、修的家伙,把天彻底照亮!”
“曙光”作坊下分了三个组:武器维修组,由王铁锤亲自带队,主要负责枪支的修理、改造和保养,那台“马车钢圈车床”就成了他们的镇组之宝。
弹药复装组,由变得更加沉稳的二虎负责,继续攻克复装子弹的可靠性和精度问题,虽然进展缓慢,但有了“曙光”作坊其他组的支持,底气足了不少。
被服生产组,则由几个手巧的婆娘和伤员负责,用缴获的布匹、棉花,以及自己鞣制的兽皮,制作军装、鞋帽、背包,虽然样式统一不了,但至少能让大伙儿穿得暖和点,像个队伍的样子。
框架算是搭起来了。王铁锤在“曙光”作坊里,简直像换了个人,那股子钻研劲儿,让所有人都佩服。他那双布满老茧和伤疤的手,操纵着那台简陋无比的“车床”,仿佛在雕琢世界上最精密的艺术品。一点点的火星,一声声的金属摩擦,在这昏暗的工棚里,微弱却持续地闪烁着。
这星星之火,能燎原吗?没人知道。但所有人都相信,只要这“曙光”还在,只要这作坊里的敲打声不停,他们手里的家伙,就会越来越硬,他们活下去、打下去的希望,就不会灭。
喜欢烽火涅盘抗日血泪请大家收藏:(m.2yq.org)烽火涅盘抗日血泪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