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头忍不住问道:“大人,这是为何?以往都是找个地方一起问了,记个大概便是……”
“人心诡谲,记忆有差,更兼谎言掩饰。”沈炼声音低沉,“同一件事,不同人叙述,必有细节出入。分别记录,方能捕捉这些细微差别。众口一词处,或近真相;相互矛盾处,便是破绽所在!一同询问,易受他人影响串供,或碍于情面不敢直言。此乃析谎辨伪之要诀。”
值房内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隐约的风声和几人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这些闻所未闻的方法、要求、规矩,如同一股强烈的冲击,洗刷着他们过往所有的经验认知。繁琐吗?极其繁琐!甚至有些匪夷所思。但细细琢磨,总旗大人每一句话,又都戳在了以往办案时那些模糊不清、容易忽略、乃至吃暗亏的关键点上。
张猛看着那本《现场勘察录》,仿佛看到的不是格子,而是战场上需要抢占的一个个关键据点。赵小刀摩挲着油纸袋,心想这玩意要是早点有,上次那个蟊贼掉的扣子也不至于弄丢了。李石头则反复思量着分开录口供的奥妙,越想越觉得有理。
沈炼将他们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知道火候已到。他不再多言,将工具分发下去:“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此法初行,必有生疏不便之处。可议可改,但需执行。从今日起,凡出外差,必带此录此袋。归来后,我需查验。”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刚刚建立的、尚未稳固的权威。
首次实践的机会来得很快。午后,南门附近发生一起简单的盗窃案,一家绸布店在清点货物时发现少了两匹杭绸。
沈炼亲自带队前往。店铺内,掌柜和伙计正急得团团转,七嘴八舌地诉说着发现失窃的经过。
“都静一静!”沈炼抬手制止,“李石头,记录现场环境、人员。张猛,封锁后院入口,查看有无攀爬痕迹。赵小刀,询问掌柜最后见到绸缎的具体时辰、经手人。刘五,询问所有伙计今日行踪、有无发现异常。”
命令清晰下达。几人愣了一瞬,随即想起早上的教导,立刻依言而动。
李石头有些笨拙地掏出小册子和炭笔,开始磕磕绊绊地画方位图,标注门窗。张猛不再像无头苍蝇般乱翻,而是专注地检查后院墙头和地面。赵小刀和刘五则将掌柜和伙计分开到店铺两头,分别询问。
店铺里的人看着这群锦衣卫忙而不乱、各司其职的模样,与往常那些要么凶神恶煞、要么敷衍了事的官差截然不同,也都安静下来,配合询问。
沈炼则负手而立,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整个店铺的布局、货架的摆放、地面的灰尘……
初步询问和勘察结束,回到值房。沈炼让几人将记录汇总。
李石头画的图歪歪扭扭,但关键位置都标了出来。赵小刀和刘五的口供记录对比,发现一个伙计关于自己何时去过后院的说法,与另一人的证词有细微的时间差。张猛则在后院墙根下,发现了一处不明显的、被油纸袋装回来的半枚模糊鞋印,与店内其他伙计所穿布鞋底纹完全不同。
线索虽琐碎,却指向了一个初步的方向——内贼结合外应,且作案时间可能比声称的更早。
“依据记录,赵小刀,你再去查证那个时间点有矛盾的伙计,当时究竟在做什么,有无旁人证明。张猛,你带此鞋印,去附近修鞋铺和估衣店悄悄比对……”沈炼依据汇总的信息,下达了后续指令。
这一次,没有人再提出疑问,反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如同猎人发现了猎物踪迹般的专注和兴奋,领命而去。
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沈炼缓缓坐回椅中。
他知道,让这些早已习惯固有模式的汉子完全接受并熟练运用这套方法,绝非一日之功。过程中必有反复、笨拙甚至抵触。
但种子已经播下。
这套脱胎于现代刑侦理念、糅合了明代现实条件的“沈氏破案法”雏形,如同一颗投入古井的石子,虽微小,却已开始激起涟漪。它或许粗糙,或许简陋,却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追求精准与逻辑的思维方式,开始在这个时代、在这间小小的值房里,悄然扎根。
喜欢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2yq.org)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