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面意外得来的“观天镜”(仿品),彻底改变了白羽“规则编辑”的工作方式。镜面虽不能直接显示大道本源,却能将她注入的神念和外界能量扰动,以极其直观的、动态的符文流光和几何图谱形式呈现出来,让她能“看见”规则作用的浅层轨迹。
比如,当她尝试向“元初界”灌输关于“热力传导”的规则碎片时,观天镜中便会显现出代表热量的红色光点如何从密集处流向稀疏处,并勾勒出模糊的温度梯度曲线。当她引入“电磁相吸”概念时,镜中又会展示出正负能量粒子如何相互靠近的动态模型。
这简直是从“盲人摸象”升级到了“动态CT扫描”!白羽如获至宝,几乎将镜子焊在了手上(如果纸人手能焊的话)。
她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投稿中的规则描述,而是开始主动设计“实验”。她小心翼翼地操控一丝丝不同属性的能量,在“元初界”边缘进行碰撞、融合、分离,同时用观天镜记录下能量交互时产生的规则涟漪,反推其内在逻辑。
这个过程,她戏称为“洪荒版物理学实验”。
她还把董仙官拉来当“实验助理”(主要是负责记录数据和防止灵珠子捣乱),甚至偶尔会邀请“灵植协会”里对能量变化敏感的会员(远程神念观摩),进行“学术探讨”。
于是,幽冥地府轮回殿深处,经常出现这样诡异的景象:一个纸人对着一个混沌小球和一面古镜手舞足蹈,一个老学究埋头狂记,一个童子试图用乾坤圈去勾镜子里流光,旁边还有几缕微弱的神念虚影在激烈讨论( mostly 吵架)。
“看!这缕庚金之气和乙木之气相遇,并非简单相克,在特定比例和频率下,竟能产生微弱的生机波动!这或许就是‘金生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白羽指着镜中复杂的图谱,兴奋地解说。
“谬矣!谬矣!此乃能量逸散造成的假象!依老夫看,需引入‘熵增’概念…”董仙官扶着他的纸眼镜(特制的),引经据典地反驳。
“不对不对!明明是它们跳舞跳出来的!”灵珠子坚持他的“舞蹈论”。
远程神念们则各抒己见:“贫道以为,此乃阴阳转化之妙…”“非也,此乃五行阵法之基…”
虽然吵得不可开交,但这种基于“实验观测”的讨论,反而碰撞出许多真知灼见。白羽将这些讨论精华整理后,匿名发表在周刊的“大道至简”栏目,美其名曰“读者观点碰撞”,实则是在借助洪荒众生的智慧,完善她的规则模型。
这些内容在洪荒底层修士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困于瓶颈的修士,从这些最基础的法则探讨中获得了灵感,突破了修为。甚至有些宗门开始将这些内容纳入弟子启蒙教材。《洪荒周刊》无形中,竟然推动了洪荒“基础科学”(如果算的话)的萌芽!
而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元初界”。
在观天镜的辅助和白羽越来越精准的“规则编辑”下,“元初界”的成长进入了快车道。
其内部空间稳步扩张到了水缸大小,混沌不再是一片死寂,而是出现了细微的能量流和物质微粒的缓慢沉降,隐约有了“清浊初分”的迹象。虽然离诞生真正的天地还差得远,但已不再是纯粹的虚无。
白羽甚至尝试着编辑了一些更复杂的规则碎片,比如简单的“因果关联”(种下能量因,可能结出物质果)和“概率波动”(事件发生有一定随机性)。这些规则的注入,让“元初界”变得更加“生动”,虽然这种“生动”目前还表现为混沌潮汐的无规律涨落。
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程序员,在给一个初生的操作系统编写最底层的代码。每一行成功的“代码”,都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稳定和丰富。
这一日,她正在尝试编辑一个关于“信息承载与传递”的规则模块(灵感来自于神念传讯),希望未来“元初界”内部能发展出基本的通讯机制。
突然,观天镜中显示出的规则图谱发生了一阵剧烈的、不规律的扰动!一股强大而陌生的规则之力,似乎隔着无尽空间,隐隐与“元初界”产生了某种共鸣!
白羽吓了一跳,赶紧切断了能量输入,警惕地观察着。
镜中的扰动缓缓平息,但在那短暂的共鸣中,她似乎捕捉到了一种极其玄奥的、关于“命运”与“轨迹”的规则痕迹!这种规则等级极高,远非她现在能理解,更别说编辑了!
“怎么回事?”白羽心惊胆战,“元初界”怎么会引动这种层面的规则?难道是因为它本身是“虚空遗藏”,牵扯到某些高层次的存在?
她立刻检查“元初界”的状态,发现世界本身并无大碍,反而因为刚才那短暂的共鸣,空间壁垒似乎更加凝实了一点点。
是福是祸?
她不敢确定,但一种强烈的预感告诉她,刚才的共鸣并非偶然。“元初界”的存在,可能已经引起了某些冥冥中存在的注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后土娘娘偏宠我:我在洪荒搞八卦请大家收藏:(m.2yq.org)后土娘娘偏宠我:我在洪荒搞八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