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举动,虽不能动摇李珩的圣眷和根本权力,却实实在在地分散了他不少精力,干扰了他的布局,拖延了政务推进的效率,如同嗡嗡作响的蚊蝇,虽不致命,却不胜其烦,令人心头火起。
李珩以大局为重,深知此时与太子正面冲突只会亲者痛仇者快,让隐藏的敌人看笑话,甚至可能破坏整体的计划,故而他一再隐忍,并未立即与太子计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子的所作所为,他所表现出来的对李珩的明显不满和掣肘,却恰恰给了那些尚未被彻底清除的北静王余党、以及暗中仍心向忠顺王、潜伏于京城的残存势力一个错误的信号,和一个他们认为可乘之机。
他们误判形势,以为太子与李珩矛盾已深,势同水火,竟胆大包天,悄然策划了一场,极其恶毒且愚蠢的阴谋——他们企图巧妙地,利用太子对李珩的不满,制造事端,巧妙地将祸水引向太子,从而妄想引发朝局动荡,最好能迫使皇帝废黜太子,甚至能借此机会将李珩也拖下水,至少能使其疲于应对,为他们自己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乃至看到一丝反扑的希望。
一场源自东宫私心的风波,终于被暗中窥伺的恶意的目光捕捉、放大,并悄然引导,逐渐演变成了一场直扑李珩而来,险些动摇国本的滔天之祸!而这祸端的引信,已然在无人察觉的阴暗角落,被悄然点燃,咝咝地冒着危险的火花。
喜欢红楼新君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楼新君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