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纪三十二
公元398年,春季,正月,后燕范阳王慕容德从邺城率领四万百姓向南迁移,前往滑台。魏卫王拓跋仪攻入邺城,没收了后燕在邺城的仓库物资,随后追击慕容德,一直追到黄河边,最终没能追上。
赵王慕容麟向慕容德进献尊号,慕容德效仿兄长慕容垂(昔日称燕王的)旧例,自称燕王,将永康三年改为自己的元年,以藩王府署代行皇帝职权,设置文武百官。他任命赵王慕容麟为司空、兼任尚书令,慕容法为中军将军,慕舆拔为尚书左仆射,丁通为尚书右仆射。后来慕容麟再次谋划叛乱,慕容德将他处死。
庚子日,魏王拓跋珪从中山南下巡视,抵达高邑,抓获了王永的儿子王宪,高兴地说:“这是王猛(字景略)的孙子啊!”于是任命王宪为本州中正,兼管选拔官员的事务,同时掌管门下省。拓跋珪抵达邺城后,开始设置行台,任命龙骧将军、日南公和跋为尚书,让他与左丞贾彝率领五千官吏、士兵镇守邺城。
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后,拓跋珪便从邺城返回中山,准备向北回到代地,便征调一万士兵修筑直通的道路,从望都开凿恒岭,一直延伸到代地,全长五百多里。拓跋珪担心自己离开后,太行山以东地区会发生变故,便又在中山设置行台,命令卫王拓跋仪镇守;任命抚军大将军、略阳公拓跋遵为尚书左仆射,镇守渤海郡的合口。北魏右将军尹国在冀州监督征收赋税,听说拓跋珪将要北归,便谋划袭击信都;安南将军长孙嵩抓获尹国,将他斩首。
后燕使者启伦回到龙城,报告中山已经陷落的消息;后燕君主慕容宝下令停止进军。辽西王慕容农对慕容宝说:“如今我们刚迁都龙城不久,不能向南征战,应当利用现有的军队袭击库莫奚,夺取他们的牛马补充军资,再探查魏国的虚实,等明年再商议南征的事。”慕容宝听从了他的建议。己未日,慕容宝率军向北进发;庚申日,大军渡过浇洛水。恰逢南燕王慕容德派遣侍郎李延前往拜见慕容宝,李延说:“拓跋珪率军向西进发,中原地区兵力空虚。”李延追上慕容宝后,把情况说明,慕容宝十分高兴,当天就率领军队返回了龙城。
辛酉日,魏王拓跋珪从中山出发,迁徙太行山以东六个州的官吏、百姓以及各族夷人共十多万户,前往代地充实人口。博陵、渤海、章武三郡的盗贼同时起兵叛乱,略阳公拓跋遵等人率军讨伐,平定了叛乱。
魏广川太守贺赖卢,性格豪爽强悍,不甘心位居冀州刺史王辅之下,于是率军袭击王辅,将他杀死,随后胁迫冀州的守城士兵,劫掠阳平、顿丘等郡,最后向南渡过黄河,投奔了南燕。南燕王慕容德任命贺赖卢为并州刺史,封他为广宁王。
这时,西秦王乞伏乾归派遣乞伏益州进攻后凉的支阳、鹯武、允吾三座城池,攻克了这三座城,俘虏了一万多人后返回。
后燕君主慕容宝回到龙城皇宫,下诏让各路军队在驻地集结,不许解散,文臣武将都要带领家属随从皇帝出行。辽西王慕容农、长乐王慕容盛恳切劝谏,认为:“现在军队疲惫、兵力薄弱,魏国刚刚取得胜利,士气正盛,我们不能与他们对抗,应当暂且休整军队,观察局势变化,等待时机。”慕容宝原本打算听从他们的建议,抚军将军慕舆腾却说:“百姓可以和君主一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却难以和君主一起谋划开创大业。如今军队已经集结,陛下应当独自决断,抓住时机进军,不应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以免阻碍重大计划的实施。”慕容宝于是说:“我的计划已经确定,敢劝谏的人处死!”二月,乙亥日,慕容宝离开皇宫,前往军队驻地,留下慕容盛掌管后方事务。己卯日,后燕军队从龙城出发,慕舆腾担任前军,司空慕容农担任中军,慕容宝担任后军,各军之间相隔一个驻地的距离,营寨相连,绵延一百多里。
壬午日,慕容宝率军抵达乙连,军中的长上段速骨、宋赤眉等人利用士兵们畏惧征战的心理,发动叛乱。段速骨等人都是高阳王慕容隆的旧部,他们共同逼迫拥立慕容隆的儿子高阳王慕容崇为君主,杀死了乐浪威王慕容宙、中牟熙公段谊以及宗室中的各位亲王。河间王慕容熙向来与慕容崇关系要好,慕容崇保护他,所以只有慕容熙得以幸免。后燕君主慕容宝率领十多名骑兵逃往司空慕容农的军营,慕容农准备出城迎接,身边的人抱住他的腰,阻止他说:“应当先查明情况,不能立刻出去迎接。”慕容农拔出刀要砍抱他的人,随后出城拜见慕容宝,又派人快马送信,催促慕舆腾率军前来汇合。癸未日,慕容宝、慕容农率领军队返回,直奔大军主力的营寨,讨伐段速骨等人。慕容农军营中的士兵也厌恶征战,全都丢弃兵器逃跑,慕舆腾的军营也随之溃散。慕容宝、慕容农只好逃回龙城。长乐王慕容盛听说叛乱的消息,率领军队出城迎接,慕容宝、慕容农才得以脱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yq.org)资治通鉴新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