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
在大唐,即便是在他李世民引以为傲的贞观盛世。
也依旧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
当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读书,便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只有那些家境殷实的士族、地主。
才有余力、
有资源去供养一个读书人。
寒门子弟想要通过科举出头,那更是难如登天,非得有天大的毅力和几分运气不可。
至于让天下万民,人人可读书?
这在李世民看来,
是比“人人如龙”还要虚无缥缈的梦话。
可现在,
这个梦,就在他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被他的儿子李承乾,活生生地变成了现实。
他做到了孔夫子“有教无类”的理想。
他实现了无数圣贤大儒“教化万民”的宏愿。
李世民深深地吸了一口黔州温润的空气,可吸入肺中的,却是一股刺骨的冰冷。
他仿佛已经能看到,
一个崭新的、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时代,正在这片西南的土地上冉冉升起。
这个时代的根基,
便是这些接受了新式教育,拥有了新式思想的年轻人。
他们就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
一旦随风飘散到大唐的疆域,就会立刻生根发芽,长成一片颠覆旧有世界、吞噬皇权秩序的茂密森林。
不行!
绝对不行!
必须在这一切彻底兴起之前,在这些种子成熟之前,将它们连同培育它们的土壤,一把火烧个干干净净!
李世民眸中的冰冷与决绝,又浓烈了三分。
他抬起头,
对着青年向导,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有劳兄台,带我去看看。”
“好嘞!您几位这边请!”
青年兴致不减,立刻点头哈腰地在前面引路。
“离这里最近的,就是咱们黔州的第一小学,我带您几位过去瞧瞧!”
穿过两条街,
一座占地颇广的院落出现在众人眼前。
没有雕梁画栋,没有飞檐斗拱。
只是一排排整齐的青砖瓦房,和一个用石灰划出了各种线条的巨大空地。
院墙上,
悬挂着一块简洁的木牌,上面是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黔州一小”。
李世民等人刚刚来到那敞开的铁艺大门前。
还未踏入,
就被一名穿着灰色制服,精神矍铄的门卫大爷给伸手拦住了。
“站住!干什么的?”
青年向导连忙上前,陪着笑脸解释道:
“大爷您好,这几位是外地来的游客,对我们黔州的教育非常仰慕,希望能进去参观了解一下。”
“不行!”
门卫大爷想都没想,直接摇头拒绝,态度坚决。
“现在是下午的课时,学生们都在上课,不能被随意打扰。”
“这是学校的规定!”
青年碰了一鼻子灰,还想再分说几句。
可那大爷却油盐不进,只是重复着“规定”二字。
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想他们在大唐何等身份,便是皇宫大内也能出入。
如今竟被一个区区小校的看守者拦在门外。
简直是闻所未闻!
尉迟敬德甚至下意识地想上前一步,用他那套军中的方法“讲讲道理”。
李世民却摆了摆手,制止了他们。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口,侧耳倾听着从院墙内传出的声音。
那不是之乎者也,不是圣人文章。
而是一阵阵清脆、稚嫩,却充满了力量的童声齐诵。
“少年智则黔州智!”
“少年富则黔州富!”
“......”
声音汇聚在一起,仿佛带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狠狠地撞击在李世民的心头。
就在几人一筹莫展,气氛陷入僵局的时候。
一个熟悉的身影,
从一旁的街道缓缓走了出来。
正是之前在书店里,
与他们有过一番“辩论”的那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女子。
“唐老师!”
门卫大爷一看到她,脸上立刻露出了尊敬的笑容,主动打了个招呼。
被称作“唐老师”的女子,名叫唐月。
她对着门卫大爷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将目光转向了门口的李世民一行人。
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出所料的了然。
“几位先生,别来无恙。”
她扶了扶眼镜,语气平静地说道,“你们想了解黔州的教育?”
李世民等人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唐月看着他们,
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我可以带你们进去参观。“
”不过,有一个前提条件。“
”在学校里,你们必须全程跟在我的身边,在我视线范围之内活动,不许随意走动,不许打扰学生上课。能做到吗?”
“可以。”
李世民言简意赅地吐出两个字。
“那就请吧。”
唐月侧过身,对着门卫大爷说了一声“他们是我带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请大家收藏:(m.2yq.org)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