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装备的训练总是最令人期待的挑战。 三个月来,部队陆续列装了单兵无人机、夜视仪、热成像仪等新型装备。每个新装备的到来,都意味着新一轮的刻苦学习。
夜深人静时,学习室的灯光总是亮着。队员们围坐在一起研究新装备的技术手册,有时为了一个数据参数要反复验证到凌晨。田甜是这方面的能手,她总能把复杂的技战术参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要领。
体能地狱周是每月的必修课。 这是对身心极限的终极考验——连续七天的高强度训练,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三小时。队员们要在极度疲劳状态下完成各种战术任务,这是对意志力的极致磨练。
第三个月的地狱周尤其残酷。当时正值盛夏,训练场地面温度高达五十摄氏度。在一次长途奔袭中,谢堇雨险些中暑,是方辰阳和萧胖子轮流搀扶着她完成了最后五公里。
在特种部队,没有一个人会被落下。队长周明川的话成了每个队员的信念。
就这样,日复一日,训练从未停止。汗水浸透的作战服晒干又湿透,作战靴磨破了一双又一双,手上的老茧褪了又长。每个人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着——不仅是军事技能的提升,更是意志品质的锤炼。
直到三个月后的那个清晨,一切才发生了转变。那天本是又一个普通的训练日,但当队员们完成早操集合时,却发现训练场上的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中队长袁明亲自站在指挥位置,神情是从未有过的严肃。
全体注意!上级命令......
新的征程,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早晨,悄然开始了。而之前三个月的刻苦训练,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准备。每一个汗流浃背的清晨,每一个挑灯夜战的日子,都在此刻显现出它们的意义。
袁明的声音像出膛的子弹,划破了沉闷的空气。几乎在同一时间,散布在训练场各处的身影迅速移动,作战靴踏在地面上发出整齐划一的声响。
方辰阳站在队列最前方,迷彩服已被汗水浸透,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他用余光瞥见身旁的周明川微微蹙眉,后排的童安然轻轻调整了战术手套的位置——这是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信号:这次任务不简单。
袁明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张面孔。“同志们,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蛟龙九队即刻前往南海执行任务。”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具体任务细节,将在抵达目标区域后下达。现在,给你们十五分钟准备,十点十五分准时登机。”
没有解释,没有详细说明,只有简洁到近乎苛刻的命令。方辰阳感到一丝不安在心头蔓延——这不符合常规任务部署的流程。
然而正如袁明所说,这支特战九队已非昔日那支刚组建时的稚嫩队伍。
十五分钟后,当袁明再次出现在训练场时,他身后跟着两位女兵。这一不寻常的景象让队员们难以掩饰惊讶——在蛟龙特战队的任务史上,还从未有非战斗人员随行,特别是这样两位看似与战场格格不入的女兵。
“这位是温合韵教授,”袁明侧身介绍道:“旁边这位是卢小云上尉,温教授的助理兼安全联络官。”
方辰阳迅速打量了两位女性。温教授约莫四十多出头,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眼神中透着学者特有的专注与敏锐。她身穿简洁的卡其色野外作战服,肩上的背包看起来相当沉重。卢小云则年轻许多,大概二十二三岁,身姿挺拔,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作战服臂章上显示她来自海军。
袁明向前一步,声音陡然严肃:“同志们,你们的任务是护送温教授和卢上尉前往永暑礁及附近海域,确保她们在执行科研任务期间的绝对安全。我重复一遍——是绝对安全。”
他环视全场,目光如炬:“这次任务代号‘卫士’,保密等级为绝密。在温教授完成她的研究工作前,你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她和卢上尉的安全。即使付出生命,也要将两位平安带回。”
训练场上静得只剩下风声。方辰阳能感觉到队友们的呼吸变得沉重。这不是普通的护卫任务——绝密等级和“不惜一切代价”的措辞,暗示着任务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
“队长周明川。”袁明点名。
“到!”周明川向前一步。
“你将全权负责此次行动的军事指挥。卢小云上尉负责与温教授的协调联络,并在科学事务上提供必要支持。所有重大决策必须由你们两人共同商议决定。”
“明白!”
袁明转向一旁的值班参谋点头示意。很快,几个士兵推着移动显示屏来到训练场中央。屏幕亮起,显示出南海海域的详细地图。
“情报显示,近期永暑礁附近海域活动异常。”袁明用激光笔指向地图上的红点,“有多股不明势力在该区域活跃,包括跨国非法捕捞集团,以及可能的外国情报人员。”
激光点移动到永暑礁东北方向约二十海里处的一个小岛。“这里是温教授的主要工作区域——‘海龙号’海洋观测站。该观测站是我国南海海洋生态研究的重要前哨,三个月前观测到了一种罕见的物体发光现象,这正是温教授此次研究的重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