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外婆家的暖意与新家的引力
蠢贼风波过后,王家的新居生活愈发稳固。王刚“小英雄”的事迹还在街坊间传颂,连带着王家的声望也水涨船高。王超趁着这股势头,悄悄将院墙加高了些,并在墙头做了些不起眼的防护措施,家里的安全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增强。日子在有条不紊中流淌,直到一个休息日的上午,院门外传来了熟悉而热闹的喧哗声。
“秀兰!建国!超儿!在家吗?”是外婆那带着浓浓乡音、却中气十足的喊声。
王超正在院里给那畦小葱浇水,闻声立刻放下水瓢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果然是外婆和小舅李建设,还有那两个表弟和一个表妹,手里都提着些自家种的蔬菜、攒的鸡蛋,算是走亲戚的常见礼物。
“外婆!小舅!你们怎么过来了?快进来,快进屋里来!”王超脸上立刻绽开笑容,热情地将他们迎进院子。听到动静,李秀兰、王建国、王红和王刚王玥也都从屋里出来了,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哎呀,妈,建设,你们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李秀兰又是惊喜又是埋怨,赶紧接过母亲和弟弟手里的东西。
“听说你们搬了新家,一直想来瞅瞅。正好今天得空,就带着孩子们过来了。”外婆笑眯眯地说着,目光却已经像探照灯一样,将这个整洁宽敞的小院,扫视了一遍,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惊讶和欣慰。
当王超领着他们参观三间正房,尤其是看到屋里那新颖实用的“上床下桌”组合家具,以及窗明干净、物品摆放井井有条的环境时,外婆和小舅李建设更是连连赞叹,整得漂亮。
“好啊!真好!”外婆摸着那光滑的桌面和结实的床柱,眼眶有些湿润,“秀兰,你们这家……这才像个过日子的样子!以前那地方,真是委屈你们了。”
李建设也感慨道:“姐,姐夫,超儿,你们这家弄得真不错,这床太实用了。这床一摆,房间立马宽敞起来了,回头我也想法子给家里弄一个。”
王玥和王刚早就和两个表弟妹玩到了一起,在新院子里追逐嬉戏,孩子们的笑声为小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王超看着外婆和小舅眼中真切的喜悦,心里也很高兴。他招呼大家到正屋坐下,李秀兰和王红忙着张罗茶水。王超则转身进了厨房,借着橱柜的掩护,从空间里取出了之前秒杀到的、尚未动用的好东西——一大包水果硬糖,几听橘子罐头,还有一大包五香瓜子。想了想,又把那真空包装的北京烤鸭拿出一只,准备中午加个硬菜。
当他端着堆满糖果、罐头和瓜子的盘子回到正屋时,外婆和小舅又是一阵惊呼。
“哎呦!这么多糖!还有罐头!”外婆看着那晶莹剔透的水果糖和黄澄澄的罐头,有些手足无措,“超儿,你这……太破费了!”
“外婆,小舅,你们难得来,吃点零嘴。”王超笑着把盘子放在桌上,又利索地打开一听罐头,插上勺子,先递到外婆面前,“外婆,您尝尝,甜的。”
接着又给两个眼巴巴的表弟表妹一人抓了一大把糖,给王刚王玥也分了些。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剥开糖纸,甜蜜的滋味让他们幸福得眯起了眼。
李秀兰看着儿子处事周到,把母亲和弟弟招待得妥妥帖帖,脸上也满是光彩。王建国话不多,但也在旁边陪着李建设说话,气氛融洽温馨。
中午,李秀兰和王红使出了浑身解数。除了带来的蔬菜和鸡蛋,王超拿出的那只烤鸭成了硬菜,加热后香气四溢。王超又“贡献”出了一大块腊肠蒸上。再加上自家腌的咸菜,焖了满满一大锅白米饭,一顿丰盛无比的午餐就准备好了。
围坐在王超打制的结实饭桌旁,看着满桌的菜肴,尤其是那只油亮诱人的烤鸭和红润的腊肠,外婆激动得直抹眼泪:“这……这比过年吃得还好啊……”
李建设也有些动容:“姐,姐夫,你们这日子……真是好起来了。”
“妈,建设,你们快吃,别光看着。”李秀兰给母亲夹了块最好的鸭肉,又给弟弟和孩子们夹菜。
饭桌上,气氛热烈。大人们聊着家常,孩子们叽叽喳喳。小表妹尤其粘着王超,因为王超总是给她夹好吃的,还悄悄往她口袋里多塞了几颗糖。小姑娘看着王超的眼神里,充满了依赖和喜欢。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在不知不觉中,日头偏西,外婆和小舅准备带着孩子们回去了。
然而,就在大人们收拾东西,准备出门的时候,意外发生了。那个年龄最小的表妹,突然死死抱住王超的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不走!我不要回家!我要在大哥家!大哥家有糖吃,有肉吃,房子大大亮亮的!我不要回去我们黑乎乎的小屋子!”
童言无忌,却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温馨的表象,露出了底下略显残酷的现实对比。
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外婆和小舅李建设的脸色瞬间变得尴尬、窘迫,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楚和羞愧。李秀兰和王建国也愣住了,不知该如何是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