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主任坐直了身体,脸上的愁容去了大半,急切地追问:那你具体说说,照你这么分析,咱们办个什么厂子比较好?
王超早有腹稿,他不直接说答案,而是引导道:这得结合咱们街道的实际情况。比如,咱们这片家庭妇女多,很多都有缝纫、编织的手艺;附近有几个大厂,工人多,对劳保用品、简单的日常工具需求大;还有,南城那边有个副食品加工厂,我听说他们有些简单的初加工环节可能会外包...
他顿了顿,看着若有所思的众人,提出了几个具体方向:我琢磨着,有几个方向或许可以试试。一是搞个缝纫组或者编织社,先从给劳保厂加工手套、套袖,或者编织一些竹编、草席之类的小商品开始,这个成本低,上手快,能吸纳不少女工。
二是弄个简单的五金加工或维修组。咱们街道不是有不少像张保国张叔那样的老工人吗?他们技术好,可以请他们当技术指导,带着年轻人,修理一些简单的工具、农具,或者加工点螺丝、小零件。前期工具我可以支援一部分刚才送来的那些,原料也好找,销路可以试着跟周边厂矿的后勤或者维修部门联系。
三是看看能不能跟副食品加工厂搭上线,承接一些比如筛选干货、包装食品之类的简单活计。这个虽然利润可能薄点,但稳定,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或者咱们南水县本地山货多,可以考虑搞个小型加工组,做点笋干、米粉之类的特产。
王超给出的这几个方向,都紧紧围绕着他刚才提出的几个原则:投资小、易操作、有市场、能利用现有资源(包括他即将可以提供的工具和老工人技术)。他没有提出什么惊天动地的项目,都是些脚踏实地、符合当下环境和街道能力的选择。
办公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了热烈的议论声。
缝纫组好!我家那口子就会用缝纫机!
五金维修这个实在!老张他们的手艺别浪费了!
跟副食品厂挂钩?这路子以前没想到过啊!
做米粉这个好,咱们南水本地大米好,做出来的米粉肯定香!
王超这孩子,脑子是真活络!这几个主意都靠谱!
马主任更是激动地一拍大腿:好!好啊!王超,你可是给我们解了燃眉之急了!你这几个想法,又实际又管用,比我们在这儿干吵吵强多了!
之前提问的居委会大妈也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说找小王准没错!瞧瞧,这思路多清楚!
王超连忙谦虚地摆手:马主任,各位阿姨叔叔过奖了,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具体怎么操作,还得靠街道领导和大家一起来想办法。我能提供的,也就是一点前期的工具支持,还有就是如果需要跟外面厂子联系,我或许能帮着打听打听门路。
他这番表态,既出了主意,又表明了支持态度,还丝毫不居功,把决策和执行权稳稳地交还给了街道,让在座的各位领导都觉得脸上有光,心里舒坦。
工具我们收下了,太感谢了!马主任握着王超的手,至于办厂的具体方向,我们马上根据你提的这几点再深入研究一下,尽快拿出个方案来!到时候,说不定还真要麻烦你帮忙牵牵线。
义不容辞。王超爽快答应。
从街道办出来,王超心情愉悦。他没想到一次简单的送礼,竟然促成了这样一件事。如果街道真的能把他提议的厂子办起来,不仅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对他而言,也意味着一个潜在的、稳定的合作对象和物资消化渠道。他的五金工具、劳保用品甚至以后可能获得的其他物资,都可以有一个更稳妥、更隐蔽的流转途径。这比他单纯通过老陈在黑市上零散出货,安全性要高得多,也更符合时代的主流旋律。
他抬头看了看南方特有的湿润天空,感觉自己的事业,似乎又找到了一条可以尝试融入的阳光大道。在政策的框架内,借助集体的力量,似乎能走得更稳,更远。
第五十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