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浑水与明灯
马向前带来的消息,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王超心头。他意识到,南水食品厂面临的不仅仅是内部多了一个需要提防的副手,更是整个南水县工业系统在权力更迭初期不可避免的混乱与浮躁。
这种混乱,在第二天得到了更具体的印证。
上午,王超按照计划,准备去街道办拜会新任主任陈丽花。他刚走出厂办,就看见厂门口聚集着七八个人,正和门卫老宋争论着什么。那些人穿着工装,但面色焦急,甚至带着几分戾气。
“凭什么不让我们进去?我们要见王厂长!”一个粗嗓门的汉子嚷嚷着。
“就是!我们农机修配厂都快揭不开锅了,你们食品厂富得流油,拉兄弟一把怎么了?”
王超眉头一皱,快步走了过去。老宋看到他,如蒙大赦:“厂长,您看这……”
那几人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开始诉苦。
“王厂长,我们是农机修配厂的!厂里没活儿,工资都发不出了,听说您路子广,能不能帮我们联系点加工活儿?”
“我们是五金社的!王厂长,您厂里产品好,能不能便宜点卖给我们啊?”
“王厂长,行行好,借点钱应应急吧……”
王超面色平静,心中却是一沉。马向前说的没错,这些效益差、管理混乱的厂子,果然开始到处“化缘”了,而且直接把主意打到了他这个最近的“肥肉”身上。这种行为看似是求助,实则是道德绑架,更是一种危险的试探。一旦开了这个口子,食品厂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无数双手拖住后腿。
“各位同志,请安静。”王超抬起手,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我们食品厂是独立核算单位,一切生产活动和资金往来,都必须遵守规章制度,按计划进行。你们的困难,我个人表示理解,但解决问题,还需要你们自己向主管上级、向工业局积极汇报,争取支持。我们厂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直接援助其他单位。”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规矩,又把皮球踢回了工业局。那几人显然不甘心,还想再纠缠。
王超脸色一肃,语气加重了几分:“各位堵在厂门口,影响我们正常生产秩序,这就不合适了。如果大家确实有困难,可以通过组织程序向街道办或者工业局反映。老宋,维持好秩序,任何人不得干扰生产!”
说完,他不再理会那些人的嚷嚷,径直穿过人群,朝着街道办的方向骑去。身后传来几声不满的嘟囔,但终究没敢再强行阻拦。
去街道办的路上,王超的心情更加凝重。所见所闻,无不印证着马向前的判断——水已经被搅浑了。一些人不想着如何从根本上改善管理、提升技术,只想着走捷径、占便宜,这种风气一旦蔓延,对整个南水的工业发展都是致命的。
来到街道办,通报之后,他在外面等了一会儿,才被请进陈丽花主任的办公室。
陈丽花大约四十岁年纪,齐耳短发,穿着灰色的女式干部装,看起来干净利落。她脸上带着笑容,但眼神锐利,透着一种审视的味道。
“王超同志是吧?早就听说南水食品厂有个年轻能干的厂长,今天总算见到了。请坐。”陈丽花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陈主任,您好。我来主要是向您汇报一下,我们食品厂近期的基本情况。”王超坐下,不卑不亢地将厂里的生产情况、主要产品、人员结构等做了简明扼要的汇报,重点突出了,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益和成本的降低,对于陆飞的到来和最近厂里的一些小摩擦,则一概不提。
陈丽花听得很仔细,偶尔问一两个问题,都切中要害。
“嗯,你们厂的工作做得不错,尤其是那个小鱼仔罐头,变废为宝,思路很好。”陈丽花听完,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王厂长,现在各个厂子都面临不同的困难,你们厂效益好,更要戒骄戒躁,顾全大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要考虑带动一下其他兄弟单位嘛。”
这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却和马向前提醒的、以及早上门口那帮人的诉求隐隐呼应。
王超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露出诚恳的表情:“陈主任教导的是。我们一定牢记大局观念。不过,带动兄弟单位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必须在政策和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比如,如果我们厂有适合外协的零散配件,在保证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可以优先考虑本地的兄弟单位。但具体的生产和资金,还是需要各厂独立负责,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大家的内生动力。”
他再次强调了“规章制度”和“独立负责”,委婉地划清了界限。
陈丽花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笑了笑:“你说得也有道理。好了,情况我大致了解了。你们厂是街道的重点单位,以后还要王厂长多辛苦,把生产搞好,保持稳定。”
“请主任放心,这是我的本职工作。”王超知道这次见面该结束了,便起身告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