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扩张蓝图
系统秒杀而来的海鲜大礼包和皮蛋,王超并未急于大量出手。他深知这些东西在内陆县城的稀缺性和敏感性,一次性流出过多必然引起不必要的关注。他采取了一种更稳妥、更隐蔽的处理方式。
他先是陆续拿出少量皮蛋和干海产,以“朋友赠送”、“单位福利”等名义,带给家里改善伙食,或作为维系与赵科长、老陈等人关系的润滑剂。那Q弹爽口的皮蛋和鲜美的海味,让尝过的几人都赞不绝口,无形中又为王超增添了几分“门路广”的神秘色彩。
南水牌腐乳的成功上市和持续热销,以及县级先进带来的荣誉,让王超在食品加工厂内的威信达到了新的高度。工人们信服他,马主任倚重他,街道领导认可他。
但王超并未满足于此,他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食品厂现有的规模和生产能力,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尤其是腐乳的生产,几乎是在原有豆制品车间的基础上挤出来的产能,限制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仔细核算了近几个月的产销数据、资金状况,并评估了市场潜力后,王超伏案数日,精心撰写了一份《关于南水街道食品加工厂扩大生产规模的可行性报告与初步规划》。
报告里,他详细分析了当前米粉、豆制品(含腐乳)的市场需求与厂内产能的差距,列举了扩大规模的必要性和预期效益,并附上了相对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预算估算。
完成报告的当天下午,王超拿着这份还带着墨香的报告,走进了马主任的办公室。
2
主任,这是我对厂里下一步发展的一些想法,您看看。王超将报告递了过去。
马主任笑呵呵地接过报告:好啊,小王,你又有什么新点子了?他随手翻开,刚开始还带着轻松的笑意,但看着看着,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眉头微微蹙起,嘴角甚至不自觉地抽动了几下。
报告的核心内容很明确:建议食品厂趁势扩大规模。具体包括:第一,招募十名新工人,充实到米粉和豆制品(尤其是腐乳)生产线上,以缓解现有工人劳动强度过大、产能受限的问题。
第二,申请资金,购置一台小型的、可用于豆制品浆液输送和搅拌的封闭式电动设备,以替代部分费时费力的人工操作,提升生产效率和卫生水平。第三,规划利用厂区后院的一片空地,搭建一个简易棚户,作为新的腐乳发酵和腌制专区,实现功能分区,避免交叉影响。
马主任的目光在招募十名新工人购置封闭式电动设备这两行字上停留了许久,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他抬起头,看向王超,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担忧。
小王啊……马主任放下报告,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带着明显的迟疑,你这个计划……是不是有点太……太冒进了?
他拿起报告,指着那两处:一下招十个人?这可不是小数目!光是每个月的工资支出就要增加一大笔!还有这个什么封闭式电动设备,这玩意儿一听就不便宜吧?咱们厂现在虽然效益不错,腐乳也卖得好,可这毕竟才刚起步,万一……我是说万一,后面销量没那么好了,这么多人和设备,岂不是成了大包袱?到时候工资发不出来,设备闲置,我这主任可没法交代,你这副厂长压力也大啊!
马主任的担忧合情合理,在这个年代,集体企业的每一步扩张都伴随着风险,招工和购置大型设备更是需要慎之又慎。他习惯了稳扎稳打,王超这份略显的计划,确实让他心里有些打鼓。
王超对马主任的反应早有预料。他没有急于反驳,而是沉稳地开口,条分缕析地解释自己的思路:
主任,您的担心我明白。但我们不能只看风险,也要看到背后的机遇和必要性。他拿起报告,翻到数据分析部分,您看,这是最近三个月咱们厂米粉和豆制品的销售数据,尤其是腐乳上市后的数据,几乎每个月都在稳步增长。供销社那边已经提过几次,希望我们能增加供货量。机械厂食堂也有意签订长期合同。这说明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还在扩大。
他顿了顿,继续道:再说招工。现在我们两个车间的工人,为了赶订单,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长期下去,不仅工人身体吃不消,也容易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增加十个人,看似多了支出,但能有效分摊工作量,稳定生产队伍,从长远看,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持续供货能力的基础。这十个人带来的产出增量,完全可以覆盖新增的工资成本,甚至绰绰有余。
关于设备,王超解释道:至于那台封闭式设备,我打听过了,是一种小型的浆液搅拌输送机。主要用于替代豆制品生产中最耗体力的部分人工搅浆和搬运工作。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能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二是封闭式设计能更好地保证食品卫生,减少污染风险,这对我们做食品的至关重要;三是效率提升后,我们同样的人力可以产出更多产品,或者腾出人力来加强其他环节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算长远账,是划算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