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计划内的东风
食品加工厂的生产在王超的精细管理和新招工人的补充下,稳步提升。米粉车间的废料率在张保国和工人们的持续改进下,又降低了半个百分点;豆制品车间因手摇搅拌器的投入使用,浆液质量更加稳定,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也显着减轻。整个厂区弥漫着一种有序的忙碌和蒸蒸日上的气息。
然而,王超并未满足于此。他清楚,目前的产量提升,更多是依赖于管理优化和人力补充,属于内部挖潜。要想实现质的飞跃,必须在原料、设备或工艺上有更大的突破。他正在办公室里对着生产报表凝神思考,琢磨着还有哪些环节可以优化,门被敲响了。
马主任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色,连平日里略显佝偻的腰背都挺直了几分。他手里捏着一份盖着红色公章的文件,快步走到王超桌前,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小王!批了!批下来了!”
王超抬起头,一时没反应过来:“主任,什么批了?”
“计划!咱们申请的计划内黄豆指标,区里批了!”马主任将那份文件“啪”地拍在王超的办公桌上,手指点着上面的关键数字,“你看看!每个月五千斤!整整五千斤啊!”
王超心头猛地一跳,立刻拿起文件仔细阅读。白纸黑字,加盖着南水县计划委员会鲜红的大印,明确批复:自下个季度起,每月核定拨付南水街道食品加工厂计划内黄豆指标五千斤,凭此文件及相应拨单至指定粮库提取。
五千斤!这几乎相当于目前食品厂每月黄豆消耗量的六成还多!更重要的是,这是计划内指标,价格远比他们在市场上零散采购要稳定和低廉得多!这意味着,豆制品车间,尤其是如今作为利润增长点的腐乳生产,最主要的原料成本将大幅下降,利润空间将被显着拉大!
“太好了!”饶是王超一向沉稳,此刻也忍不住面露喜色,用力握了握拳,“主任,这可是及时雨啊!”
“何止是及时雨!”马主任兴奋地搓着手,在办公室里踱步,“有了这五千斤打底,咱们心里就踏实多了!不用再天天为豆源发愁,也不用担心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成本!这下,腐乳车间可以放心大胆地扩大生产了!”
喜悦之后,王超迅速冷静下来。他指着文件上的备注条款说:“主任,您看这里,指标是批了,但拨付的黄豆等级是统货标准,而且要求我们必须确保用于主食品生产,不得转售牟利。”
“统货就统货!”马主任不以为意,“咱们现在收的豆子也是好坏参半,统货标准足够用了!不得转售那是自然,咱们自己用还不够呢!”他看向王超,眼神热切,“小王,有了这批豆子,你之前那个扩大腐乳生产的计划,是不是可以重新提上日程了?棚子咱们已经搭起来了,现在原料又有了保障……”
王超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主任,先不急着立刻大规模扩产。”
马主任一愣:“为啥?豆子都有了还等什么?”
“豆子有了,但其他环节未必跟得上。”王超冷静地分析,“首先,这五千斤指标是下个季度才开始执行,我们现在手里的流动资金和现有豆料,只够维持当前生产节奏。其次,腐乳的生产周期长,占用资金大,盲目扩产会导致资金链紧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发酵工艺和产能瓶颈,不仅仅在原料,更在于场地、人工和后续的销售渠道。现在腐乳虽然卖得好,但市场到底能消化多少,我们需要更精准的数据。”
他走到墙边,指着上面手绘的生产流程图:“我的想法是,利用这批计划内黄豆带来的成本优势,我们先做两件事。第一,稳定并小幅提升现有腐乳的产量和质量,用更稳定的供货和可能稍微降低的零售价,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本地市场,把根基打牢。第二,将节省下来的成本,拿出一部分,投入到工艺改进和设备的小型革新上。比如,何师傅之前提过,不同批次的豆子,点浆时的火候和卤水用量需要微调,我们可以尝试制作更精确的量具,或者总结出一套更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另外,晾晒区的通风、防尘,也可以进一步改善。”
马主任听着王超条理清晰的分析,发热的头脑渐渐冷却下来,他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是我想得太简单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有了这计划内的豆子,咱们心里有底了,但确实不能冒进。”
“不是不扩产,而是要有准备地扩产。”王超补充道,“我们可以利用接下来这段时间,详细规划一下腐乳车间的下一步。比如,是否需要再增加两个发酵缸?晾晒架的数量要不要补充?如果产量提升,包装、运输的成本也会增加,这些都要提前算清楚。同时,让销售口的同志多跑跑,看看能不能把腐乳推进县里其他的供销点,甚至邻县的渠道也可以开始接触。”
“好!就按你说的办!”马主任现在对王超的判断已是深信不疑,“稳扎稳打,把基础打牢,再图发展。那我这就去把好消息告诉大家,也让他们都安安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