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从化温泉
午后,考察团的车子驶入了从化地界。空气中的燥热仿佛被过滤了一层,变得柔和许多。路旁开始出现大片大片的荔枝林,墨绿的树冠连绵不绝,枝头依稀可见晚熟荔枝的点点红色。远处,青翠的山峦起伏,山腰间几处地方袅袅地冒着白汽。
“瞧见没?那就是温泉!”小刘眼尖,指着远处的白汽兴奋地喊了一声,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车厢顿时活跃起来。
老周揉了揉发酸的腰眼,咧着嘴笑道:“总算到了个像样的地方!这一路颠的,我这把老骨头都快颠散架喽。”
钱副科长扶了扶眼镜,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轻松:“都别急,先安顿下来。”
从化招待所果然比之前几个县的都要气派,是一栋新建的三层楼房。最让人惊喜的是,房间里居然有独立的卫生间,虽然只是简单的蹲坑和淋浴头,却让饱受奔波之苦的众人感到了莫大的满足。
王超分到一个靠窗的床位。他放下那个略显空荡的行李袋,推开窗户,一股微温的、带着淡淡硫磺气息的水汽扑面而来,与窗外荔枝林的清新气息混合在一起。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绿意盎然,确实是个休憩的好地方。
趁着同屋的老周迫不及待跑去卫生间“尝鲜”的工夫,王超意识沉入系统,完成了今天的秒杀。三样商品映入脑海:【荔枝干五十斤】、【腐竹三十斤】和【的确良布票五尺】。都是实用且不算太扎眼的东西,他意念微动,照单全收。
晚饭在招待所食堂,师傅特意用温泉水调了荔枝蜜给大家喝。金黄的蜜糖在水中化开,甜润中带着一丝荔枝的果香,极为解渴。李大姐连喝了两大碗,赞不绝口:“这蜜糖水真不错,比咱们那儿的甜,还带着股香味儿!”
饭后,钱副科长召集大家在他房间开了个短会。“从化这边,以温泉和荔枝最有名,”他言简意赅地布置任务,“明天上午,我们按计划去参观温泉疗养院和附近的荔枝加工厂,学习人家的经验。下午自由活动,大家可以泡泡温泉,解解乏,但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规定。”
第二天一早,考察团先是参观了那座依山而建、青砖灰瓦的温泉疗养院。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这里的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六十度左右,含有多种矿物质,对某些慢性病有辅助疗效。
王超伸手在引流出的泉水里试了试,触感温热滑腻。他看着那些设施,心里琢磨着若是自家食品厂的产品,将来也能借鉴这类地方特产的包装和宣传思路,或许能提升不少附加值。
接着他们来到荔枝加工厂。时值荔枝季的尾声,厂里仍在忙碌,处理着最后一批晚熟荔枝。工人们围坐在大筐旁,手脚麻利地去壳、去核,准备将荔枝制成耐储存的荔枝干和罐头。
接待他们的厂长是个精干的中年人,说话带着明显的粤语口音:“我们从化的荔枝干,在港澳那边都挺受欢迎。就是现在这加工手艺还跟不上,全靠一双手,产量实在有限啊。”
王超仔细观察着工人的操作。去核用的还是最简单的手工方法,效率确实不高。他想起系统里那五十斤色泽金黄、果肉饱满的荔枝干,品质明显优于眼前所见,想必是用了更先进的加工技术。
中午,厂里留他们吃饭,食堂大师傅还特意加了一道本地特色菜——荔枝肉。用新鲜荔枝的果肉和里脊肉片同炒,甜咸适口,带着果香,众人都觉得新奇又好吃。
下午自由活动,老周和小刘早就迫不及待,约着直奔温泉池。王超却对钱副科长说:“科长,我想先去供销社和市场转转,看看本地特产的销售情况。”
钱副科长点点头:“去吧,了解一下也好,注意时间。”
从化的供销社果然规模不小,商品种类也丰富许多。王超在土特产柜台前驻足良久,发现这里的小包装荔枝干,看着就比新丰那些用麻袋装的香菇要精致,价格自然也高上一截。
“同志,想带点我们从化的特产回去?”售货员是个年轻的姑娘,态度很热情。
王超指着包装精美的荔枝干问:“这种卖得怎么样?”
“好卖得很哩!”姑娘笑道,“特别是外地来的同志,都喜欢买这种小包的,方便携带,送人也有面子。”
王超心里记下了这一点,他又注意到货架上摆着的温泉蛋、温泉粉等产品,包装也都用了心思。
离开供销社,他在附近的街市上慢慢逛着。从化的街道比之前走过的县城都要干净整洁,路两旁是高大的榕树,投下片片浓荫。偶尔有穿着疗养院制服的人走过,看样子是从外地来休养的干部或劳模。
在一个街角,他看到几个农民摆着小摊,卖的是刚摘下来的新鲜荔枝,虽然旺季已过,但这些桂味荔枝依然果大色红,看着就诱人。
“同志,尝尝?自家树上的,最后一批了,甜得很!”一个面容憨厚的老农热情地招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