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徐骁向离阳兵部借了那三百人之后,他的命运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推上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竟然能够一路过关斩将,从锦州一直打到辽西,然后又从辽西进入雄孩关,转战中原。
随着徐骁的每一次胜利,他的威名也在中原的军队中逐渐传开。人们开始传颂他的英勇事迹,对他的军事才能赞不绝口。徐家军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前来投奔。
而在这众多的投奔者中,有两位人物尤为引人注目。一位是阳才赵长陵,另一位则是阴才李义山。这两人都是顶尖的谋士,他们的智谋和策略堪称一绝。当他们先后投入徐骁麾下时,徐家军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徐骁也如虎添翼,徐家军更是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然而,与此同时,在离阳王庭那庄严肃穆的御书房里,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檀香袅袅升起,如丝如缕,在空气中缓缓飘散。但这股宁静的氛围却难以掩盖住老皇帝赵礼那紧锁的眉头。
赵礼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端坐在案前,双手托腮,眼神深邃而凝重。他似乎陷入了无尽的冥思苦想之中,仿佛整个天下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八百年前,大秦一统中原,那是一个何等辉煌的盛世啊!铁骑奔腾,踏遍山河;旌旗蔽日,威震八方。大秦的铁骑所到之处,无不臣服,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那辉煌的景象仿佛还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让人心生向往。四百年前,大奉虽只统一了一半的中原,却也威震四方。大奉的君王雄才大略,文臣武将人才辈出,国家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力强盛,周边小国纷纷前来朝拜,不敢有丝毫的冒犯。
然而,时光流转,风云变幻,百年后的中原势力又分成了九国,这便是如今令人头疼的春秋九国局面。尤其在翻书人——黄三甲在九国内来回穿梭游说后,各国之间开始相互攻伐,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曾经繁华的中原大地,如今一片疮痍,满目荒凉。
离阳王朝开国二百余年,曾经在春秋九国当中,它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存在。它地处中原边陲,土地贫瘠,资源匮乏,被视为蛮夷之地。周边各国都对离阳王朝虎视眈眈,时常派兵侵扰,离阳王朝的百姓生活在战火与恐惧之中。但离阳王朝数代人励精图治,他们不畏艰难,奋发图强,努力提升国家的实力。
尤其是百年前离阳四皇子赵黄巢,那可是个传奇人物。他自幼聪慧过人,对数算之术有着极高的天赋。他修行数算,心思缜密得如同精密的算盘,每一个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布局都环环相扣。他竟算计了自己的兄弟刘松涛和喜欢自己的女子。
刘松涛本是一个豪爽仗义的江湖侠客,却因赵黄巢的算计,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赵黄巢巧妙布局,利用江湖中的恩怨情仇,让刘松涛误以为自己是为了正义而战,从而大开杀戒,屠戮江湖。那血腥的场面让江湖人士闻风丧胆,许多名门正派被灭门,无数江湖豪杰命丧黄泉。同时,赵黄巢还借助刘松涛之手,杀了不少春秋八国的皇帝和将相,大大削弱了离阳王朝之外八国的实力。
之后,他又让龙虎山在万里之外降下天雷镇杀刘松涛。那一道道天雷如金色的巨龙,从天而降,直击刘松涛,刘松涛在雷光中灰飞烟灭。这一系列操作,堪称神来之笔,让离阳王朝在乱世中有了喘息之机。在削弱了一波春秋八国之后,赵黄巢遁入地肺山当中修孤隐禅,说是为离阳王朝修地利,可这其中的深意,又有几人能真正参透呢?
有人说他是为了躲避江湖和朝堂的纷争,有人说他是在为离阳王朝谋划更大的未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赵礼登上皇位的这几十年里,一直受到翻书人黄三甲言论的影响。这黄三甲就像个神秘的幕后推手,他神出鬼没,行踪不定,却对中原九国的局势了如指掌。他在中原九国之间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使得九国相互攻城掠地,战火纷飞。
赵礼所处的时代,离阳王朝正处于乱世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尽管这个王朝的军队不时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但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尽管偶尔能够取得一些胜利,但整体局势仍然非常严峻,离阳王朝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赵礼一生的志向就是统一中原,他对大秦和大奉的君王们充满了敬仰之情,渴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让百姓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然而,在他在位的几十年里,尽管他四处寻觅人才,广泛接纳贤士,却始终未能发现一位真正杰出的将领。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赵礼总是独自一人坐在御书房里,凝视着窗外的明月,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叹息和焦虑。那明亮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映照出他孤独而疲惫的身影,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无奈和无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凉州雪:徐骁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凉州雪:徐骁风云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