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和小李合作做项目,小李口头跟小王说:“客户那边我来对接,你专心做方案就行,出了问题我担着。”小王没多想,就没让小李发文字。结果小李对接时漏了客户的关键需求,项目搞砸了,领导追责时,小李反咬:“是小王没把方案里的需求跟我说清楚,我才弄错的。”
小王没证据证明“是小李主动要对接,还说过担责”,最后只能一起背锅,扣了绩效。要是小王当时让小李发句微信“客户对接我来,方案你做,出问题我担”,就算小李反咬,也有文字当证据,不会吃这亏——这就是周宗“逼写亲笔信”的现代版:涉及责任划分,别信口头承诺,一定要要文字记录。
案例2:合作要“书面承诺”,避免被反咬“离间”
张经理是某公司采购,跟供应商谈好“这批原材料要是质量不达标,无条件退换,运费你们出”。供应商口头答应得好好的,张经理没让写书面承诺。结果原材料真有问题,供应商不仅不退,还跟张经理公司老板说:“是张经理故意挑刺,想压价,还说我们跟其他公司合作不地道,这是在离间我们的合作关系。”
老板一开始还真怀疑张经理,直到张经理翻出当时的聊天记录(里面有供应商答应“质量不达标包退换”的文字),老板才知道是供应商耍赖。要是张经理连聊天记录都没留,恐怕真要被按上“离间合作”的罪名——这和韩雍“让写亲笔状”的逻辑一样:对方说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不利对方的),一定要留书面凭证,不然被反咬“瞎编”都没辙。
五、核心启示:想防反咬,记住周宗&韩雍的2个“不犯傻”
不管是古代的权力斗争,还是现在的职场合作,想避开“口头承诺变卦、转头反咬一口”的坑,就记住这两点:
1.不犯傻“信口头没凭证”:涉及责任、功劳、承诺的,一定要要书面记录
别觉得“都是熟人,没必要”“太急了,以后补”——康王和某王都是“熟人”,转头就反咬;事情越急,越容易忘了留证。周宗逼写亲笔信,韩雍要写状纸,都是因为“越关键的事,越需要白纸黑字”。
2.不犯傻“被动等证据”:预判可能有纠纷,主动要凭证,别嫌麻烦
韩雍一听说宁王弟来,就猜可能出事,赶紧找木几准备让对方写;周宗一看康王劝“不奔丧”,就知道要留凭证——别等对方反咬了才想起“没证据”,提前预判风险,主动要书面记录,才是真的省事。
【原文】周宗 韩雍
烈祖镇建业日,义祖薨于广陵,致意将有奔丧之计。康王以下诸公子谓周宗曰:“幸闻兄长家国多事,宜抑情损礼,无劳西渡也。”宗度王似非本意,坚请报简,示信于烈祖。康王以匆遽为词,宗袖中出笔,复为左右取纸,得故茗纸贴,乞手札。康王不获已而札曰:“幸就东府举哀,多垒之秋,二兄无以奔丧为念也。”明年烈祖朝觐广陵,康王及诸公子果执上手大恸,诬上不以临丧为意,诅让百端,冀动物听。上因出王所书以示之,王腼颜而已。
韩公雍旬宣江右时,忽报宁府之弟某王至。公托疾,乞少需,边批:已猜着几分。密遣人驰召三司,且索白木几。公匍匐拜迎,王入,具言兄叛状。公辞病聩莫听,请书。王索纸,左右舁几进,王详书其事而去。公上其事,朝廷遣使按,无迹。时王兄弟相欢,讳无言。使还,朝廷坐韩离间亲王罪,械以往。韩上木几亲书,方释。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yq.org)智囊里的管理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