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演:“遇群体问题别一刀切”,用“分对象施策”比“极端处理”更稳妥
万历年间,女真部落的阿卜害等107人来京城进贡。其中工孛罗、小厮哈额、真太三个人是头目,在通州驿站里横行霸道,强行索要财物。通州官府把这事上报给了朝廷。
当时沈演在礼部客司任职,他提议:“女真部落的首领一直以来都对朝廷恭敬顺从,如果因为这三个人的事就取消所有贡品的赏赐,恐怕会让远方部落归附朝廷的心意变得冷淡。应该还是按照往年的惯例,从内府各部门调出规定数额的赏赐,分发给所有进贡者,以此彰显朝廷宽厚大方的恩德。”
同时他建议:“只取消工孛罗等三个人的定额赏赐,再发文给辽东巡抚,让他们把这三个人交给边境的女真酋长,说明他们骚扰驿站的情况,让酋长按照女真的律法惩治他们。等这三个人认罪服罚后,再批准恢复他们的赏赐。”
冯梦龙点评:不因为少数人犯错就迁怒所有人,用“全赏安众、单罚惩恶”的方式,既守住了规矩,又没伤了部落和气,这处理太周到!
要是因为三个头目闹事就停了所有贡品的赏赐,会让其他顺从的进贡者寒心,破坏朝廷与女真部落的关系;可要是只批评不惩罚,又会让朝廷失去威信,没法制止后续的骚扰行为。沈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分清“多数顺从者”和“少数闹事者”,用“赏多数”稳住整体关系,用“罚少数”树立规矩,既没激化矛盾,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沈演的智慧,在于看透“处理部落进贡纠纷,核心是‘保大局、惩个别’”:他不被“要么全赏、要么全罚”的极端思维困住,而是根据“是否犯错”区分对待,既维护了朝廷威严,又留住了部落的归附之心。很多时候,面对涉及群体的问题,别只想着“简单粗暴解决”,先分清不同对象的责任(如顺从者、闹事者),再针对性制定策略,反而能兼顾规矩与关系,更稳妥地化解矛盾。
【管理智慧】
一、沈演的“精准处理逻辑”:不搞“一刀切”,抓“头目”保“多数”,两头不慌
沈演没选“全罚”或“全放”,核心是摸透了“朝贡关系的死穴——既要保‘远人向化’的面子,又要立‘规矩不可破’的里子”。
-全罚:107人里104个是安分的,要是连他们的赏赐都扣了,女真部落会觉得“天朝小气,一点小事就翻脸”,以后可能不来朝贡,反而断了外交关系;
-全放:不罚三个头目,等于告诉“闹事有好处,不闹白不闹”,以后再来贡使,只会更嚣张,驿站迟早被闹翻天;
而“赏众人、罚头目”,刚好卡在“体面”和“规矩”中间:
-对安分贡使:拿到赏赐,觉得“天朝讲情义”,回去后还会帮着说天朝好话;
-对闹事头目:没了赏赐,还被部落治罪,知道“闹也没好果子吃”,以后不敢再作;
-对天朝:既没丢“旷荡之恩”的名声,又没让规矩变成“摆设”,完美拆了“闹事不处理丢面、全处理伤关系”的局。
这就像“班级里少数人上课捣乱,老师没罚全班,只罚捣乱的,还照常给其他人发小红花”——既没冤枉好人,又治了坏人,还不会让全班跟老师对着干。放到现代场景(企业经销商管理、社区租户治理、机构合作方协调),这个逻辑就是“遇到‘少数人闹事、多数人安分’的麻烦,别搞一刀切,精准治头目,安抚多数人,比硬刚或纵容都靠谱”。
当代案例1:经销商大会少数人闹事,企业“赏众人+罚头目”,既保合作又立规矩
某家电品牌开年度经销商大会,来了200多个经销商,其中5个大经销商(手里握着重仓区域)觉得“今年返利政策低”,带头在会上拍桌子:“不涨返利,我们就不进货,还带其他经销商去竞品那!” 其他190多个经销商都没吭声,只是看着——要是品牌方处理不好,要么丢了5个大经销商,要么被倒逼涨返利,亏了利润。
品牌方的渠道总监学沈演的思路,没急着吵架,反而当场宣布两件事:
1.安抚多数:“今年所有经销商的‘年度达标奖’,按去年标准再提10%,月底就发,不管是不是大经销商,达标就有;新推出的高端机型,优先给所有安分经销商供货”——190多个经销商一听有好处,当场没了跟着闹的心思;
2.精准罚头目:“针对5位提出异议的经销商,咱们单独聊——要是觉得政策不合适,可以申请暂停合作,品牌不会强求;但要是在会上闹事、煽动其他人,今年的返利和新品授权,一律暂停,啥时候愿意按规矩合作,再恢复”。
5个大经销商一看“没人跟自己闹,还可能丢返利”,立马软了,会后单独找总监谈,最后也没再提“涨返利”,乖乖签了今年的进货合同。要是当时品牌方硬怼“爱进不进”,会丢了5个大经销商;要是妥协涨返利,又会让其他经销商觉得“闹了就有好处”,以后年年闹——“赏众人+罚头目”,既保了合作,又立了规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yq.org)智囊里的管理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