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高浪就已经开着那辆半旧的SUV穿梭在京城的街道上。副驾驶座上堆满了《遇见》的宣传海报,后座散落着几箱定制的书签——那是张涛连夜设计的,正面印着电影里老酒馆的剪影,背面是那句“所有的遇见,都是命中注定”。
“浪哥,第一家影院到了。”张涛揉着惺忪的睡眼,指着前方的蓝色招牌,“万达影城CBD店。”
高浪把车停在停车场角落,刚打开车门,就被一阵冷风灌得打了个哆嗦。他拽了拽外套,转头看见张涛正费力地搬着海报箱,箱角还蹭着昨天跑路演时沾上的奶茶渍。
“小心点,别把海报折了。”高浪走过去搭了把手,目光却被影院电子屏上的排片表吸住了——《校园往事》的海报占了整整半个屏幕,滚动播放着主演们的笑脸;《笑星闯江湖》的宣传语用加粗的红色字体写着“爆笑来袭,全家欢看”;而《遇见》的名字,则挤在最角落,字号小得几乎看不清,旁边标注着场次:上午九点十五分。
“这他妈是给退休大爷大妈安排的场次啊。”张涛气得骂了句脏话,“咱们的电影就算再文艺,也不至于被这么欺负吧?”
高浪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海报搬到影院指定的宣传位。负责对接的影院经理是个姓李的中年男人,脸上堆着公式化的笑容,语气却透着敷衍:“高导来了?海报就贴这儿吧,这片儿人来人往的,效果肯定好。”
高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个紧挨着安全出口的角落,光线昏暗,旁边还堆着几个清洁工具桶。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李经理,能不能换个位置?比如大厅的展架?”
“哎呀高导,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李经理搓着手,一脸为难,“你看啊,《校园往事》的片方昨天刚追加了宣传费,展架位置早就被他们订了。《笑星闯江湖》是老合作方了,我们也不好得罪。您这电影...实在是排不上号啊。”
他话音刚落,就见几个穿着《校园往事》宣传服的工作人员搬着展架走过来,为首的是个染着黄毛的年轻男孩,脖子上挂着工作证,上面写着“宣传主管 王浩”。
“李哥,展架我们放这儿了啊。”王浩拍了拍李经理的肩膀,眼神扫过高浪手里的海报,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哟,这不是《遇见》的剧组吗?怎么还自己搬海报啊?没请得起宣传团队?”
张涛当时就火了:“你说什么呢?”
“我说错了吗?”王浩挑眉,故意提高了音量,“排片率7%的电影,估计连宣传费都掏不起了吧?也是,这种小成本文艺片,能上映就不错了,还指望什么排面?”
“王浩是吧?”高浪按住想冲上去理论的张涛,目光平静地看着对方,“电影好不好,不是靠排片和宣传费决定的。观众走进影院,看的是故事,不是排场。”
“故事?”王浩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现在的观众谁还看故事啊?看的是明星,是特效,是能不能发朋友圈装逼。就你们这电影,除了刘一菲还有谁?她现在能扛得起票房吗?”
李经理赶紧打圆场:“哎呀都是误会,都是为了工作。高导,您别往心里去。”
高浪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把海报贴在那个昏暗的角落。王浩带着人在旁边的黄金位置搭展架,故意把声音弄得很大,还时不时发出几句嘲讽的笑声。
离开万达影城时,张涛还憋着一肚子火:“浪哥,你刚才怎么不怼回去?那小子太嚣张了!”
“怼回去有用吗?”高浪发动汽车,声音有些疲惫,“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观众,不是口舌之快。”
他们接下来跑了五家影院,遭遇几乎如出一辙。有的影院直接把《遇见》的海报扔在杂物间,说“没地方贴”;有的虽然给了位置,却在他们离开后就被换成了其他电影的宣传物料;还有一家影院的售票员当着他们的面跟顾客说:“《遇见》?没听说过,估计是烂片,不如看《校园往事》,小鲜肉多养眼。”
中午在路边摊吃午饭时,高浪接到了刘一菲的电话。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背景里还能听到嘈杂的人声:“高浪,我刚跑完第三家影院,下午还有两个商场的路演。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挺好的,海报都贴上了。”高浪撒谎道,目光落在路边摊老板正在翻炒的炒面上,油烟味呛得他有些难受,“你别太累了,注意休息。”
“没事,我能坚持。”刘一菲的声音顿了顿,突然说,“刚才在影院碰到一个阿姨,她说看了预告片,觉得故事很像她年轻时候的经历,说上映了一定要来看。你看,还是有人愿意看我们的故事的。”
高浪的心里一暖,眼眶有些发热:“对,肯定有人愿意看的。”
挂了电话,张涛拿着手机跑过来,脸色难看:“浪哥,你看这个。”
手机屏幕上是猫眼专业版的实时票房数据,《校园往事》以2800万的票房稳居第一,《笑星闯江湖》紧随其后,票房2100万。而《遇见》的名字排在第十位,票房数字刺眼地显示着:18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m.2yq.org)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