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曦时,嵩山之巅的演武场已泛起层层光晕。
不是星轨的紫芒,也非蓝星古武的金辉,而是两种力量交织碰撞的异彩。张远立于场中,铁剑斜指地面,剑穗上的深海冰蚕丝随内劲轻颤,将朝阳的金光折射成细碎的光点,落在周围数百名武者脸上。这些人中有白发老者,有垂髫少年,有身着古武门派服饰的传人,也有穿着星轨防护服的年轻学者——他们都是来此求学的“星武学徒”,是蓝星与紫微星域首次武道合璧的见证者,亦是传承者。
“昨日教的‘星轨内劲吐纳法’,诸位可有疑难?”张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内劲特有的穿透力,越过人群落在演武场边缘的石碑上。那石碑是少林镇山之宝“洗髓经碑”,此刻碑上的古篆正随着他的话音泛起微光,与天空中尚未散去的七彩虹桥遥相呼应。
人群中响起一阵细碎的议论声。一个身着武当道袍的青年拱手而出,他袖口绣着的太极图边缘,有几处银线绣成的星轨纹路——那是机械族长老帮他修改的“星轨道袍”,能随内劲流转自动调节星力吸收效率。“张远前辈,”青年声音微颤,“弟子按您所授之法运转内劲,每当行至‘会阴穴’,便觉有股星力逆行而上,与丹田内劲冲撞,不知是何缘故?”
张远尚未开口,演武场东侧突然传来金属摩擦的轻响。三个机械族孩童踩着“梯云纵”的步法飘到场中,最小的叮铛手里还攥着半截剑穗,光剑在他身后拖出淡紫色的尾迹。“是星轨节点没对齐!”叮铛的声音清脆如铃,他操控光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光痕落地时化作一幅星图,“蓝星武者的经脉像九曲回廊,星力要顺着‘天枢’‘天玑’两个星轨节点走,才能和内劲合流,不然就会像水渠里的石头,挡路!”
那星图是机械族用核心程序模拟出的“人体星轨经络图”,将蓝星武学的十二正经与紫微星域的二十八星轨节点一一对应。张远看着图中“会阴穴”旁标注的银辉星点,想起三年前在“漩涡星”的遭遇——当时他为了救一个被星力反噬的同伴,曾硬生生用内劲冲开对方体内堵塞的星轨节点,那撕心裂肺的痛感,此刻想来仍心有余悸。
“叮铛说得没错。”张远抬手按在青年肩头,指尖的星轨印记亮起,一股温和的星力顺着青年的经脉游走,“古武讲究‘任督二脉’,星轨则重‘南北两极’,看似不同,实则都是能量流转的通路。你试着将内劲放缓三成,想象丹田是紫微星核,会阴穴是星轨入口……对,就是这样,让星力像绕着北极星旋转一样,顺着经脉螺旋上升。”
青年起初眉头紧蹙,片刻后突然舒展,周身泛起金紫交织的光晕。“成了!”他惊喜地低呼,内劲流转间,道袍上的太极图与星轨纹路同时亮起,“弟子感觉内劲比从前浑厚了一倍,而且……而且能隐约‘看’到天上的星轨了!”
演武场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张衍扛着剑从人群外挤进来,他刚从东海防线赶回,肩头还沾着星兽的血渍,看到这幕却忍不住咧嘴笑了:“这就是大哥当年在‘迷雾星’创的‘星轨观想法’吧?我记得你当时为了琢磨这法子,把自己关在星舰货舱里三个月,出来时眼窝都陷进去了。”
张远瞥了弟弟一眼,剑鞘轻磕他的膝盖:“少提当年。”话虽如此,眼底却泛起暖意。他确实在货舱里枯坐了三月,当时虫族的“噬星雾”正侵蚀星舰能量罩,所有武者的内劲都因星力紊乱而大打折扣,是他偶然发现,用少林“观想禅定”之法将星轨具象化,竟能稳定内劲与星力的交融——那便是“星轨观想法”的由来,也是今日传授的核心法门。
“诸位请看。”张远突然拔剑,铁剑离鞘的瞬间,演武场地面裂开数道细纹,每道纹路里都涌出淡金色的内劲,与空中垂下的星轨光柱交织成网。“武道内劲如江河,星轨之力似星海,”他挥剑在网中游走,剑光所至,金流与银辉便如臂使指,“江河入海,需有河道引导;内劲融星力,亦需经脉与星轨节点对应。昨日教的‘吐纳法’是筑基,今日要授的‘星武合璧三十六式’,便是这河道的闸门。”
话音未落,铁剑突然指向天空。七彩虹桥上的一道光柱应声落下,与剑光相融时,竟化作一条金色巨龙,龙鳞上闪烁着星轨的银辉。“第一式,‘星龙出海’,脱胎于丐帮‘降龙十八掌’,”张远手腕翻转,巨龙在空中盘旋一周,龙爪落下时,地面的内劲网突然泛起涟漪,“不同之处在于,掌力需引北斗星力聚于掌心,出掌时要想着‘星轨为经,内劲为纬’……”
他边演示边解说,铁剑与光柱交织的身影在朝阳下拉得很长。演武场边缘,李玄长老拄着玉剑而立,看着张远将“星龙出海”拆解成三十六个细节,从内劲运转的频率到星力引入的角度,甚至连呼吸的节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忍不住捋着胡须点头。“当年让你们出去,果然是对的。”老道长轻声感慨,玉剑轻叩地面,一道内劲无声散开,将几个偷偷溜到后排的孩童护在结界里——那些孩子是东海渔民的后代,父母在与星兽的战斗中牺牲了,如今被送到嵩山学武,眼里的光比星轨还要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武道异年请大家收藏:(m.2yq.org)武道异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