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广厦千钧汗铸成,归途薪暖万木生
临乡政府大楼巍然矗立,李池卫最后一枚钥匙的交还,临乡政府的尾款也如约结清,干脆利落。
压在李池卫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
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叫上汪细卫,师徒二人踏上了清偿之旅。
一家家先前记账的材料店、五金铺走遍,将当初赊欠的款项,一笔笔亲手交到老板们手中。
沉甸甸的现金换回一张张当时写下的欠条,和已经归还的收据,也换回了商贩们由衷的笑脸和“李老板讲究!”的称赞。
诚信,是李池卫在这行当里安身立命的根本。
对于最后留下的那批工人,李池卫结算尾款时更显厚道:“工期没满一月?按整月算!大家伙儿辛苦一年,图个圆满吉利!”
虽然也没有多出多少钱,但这份额外的体恤,让工人们心头滚烫,离别的握手也格外用力,道别声中满是感激。
看着最后一批工人的身影消失在街角,喧闹了近一年的工地彻底沉寂下来。
只留下临时搭建工棚的轮廓,和散落的少量需要留下已经移交的维修配件,在深秋的风里显得有些寂寥。
临乡搬家入驻的吉日尚未敲定,工期足足提前了一个月,以前定的日子肯定不合适,需要另选。
李池卫与乡领导握手话别时,笑容满面地约定:“领导乔迁大喜,务必捎个信儿,我们师徒定来讨杯热酒,沾沾喜气!”
转过身离开后,他脸上的笑容敛去几分,低声对汪细卫嘱咐:“私下找那个管后勤的老王,买两条好烟、两瓶酒送过去。请他到时候务必给个准信。”
汪细卫心领神会地点头——指望领导亲自通知?
那是天方夜谭。
信息,得靠自己“长耳朵”,这份人情世故,是师傅教给他行走江湖的隐形学问。
处理完所有杂务,启程返乡的前一天,汪细卫带着潘高园和杨春燕,开始了租住院子的清理工作。
这不是简单的打扫,更像是一场郑重的交接。
他们虽然只是在这里住了几个月,也算是对这个地方有了感情。
三人挽起袖子,将小院里里外外、角角落落彻底清理。
地面扫得光可鉴人,连一片落叶也无,就连平时顾不上的杂草,这次也处理干净。
厨房灶台积年的油污最难对付,潘高园用碱水仔细刷洗,再用洗衣粉清洗残留,用毛巾吸附干净。
每一件借用的家具、锅碗瓢盆,都按照汪细卫细心记下的原样,分毫不差地归位。
窗棂、门框,杨春燕都用湿布细细擦拭过,露出木头的本色。
收拾停当,汪细卫特意请来同意租房的房东亲戚,那位时常打着唠嗑名头过来检查的老头儿。
老头背着手,踱步进来,目光如炬地扫过焕然一新的院落:窗明几净,物件井然有序,甚至比他租出去时还要规整几分。
他脸上严肃的皱纹渐渐舒展,最后化作一个满意的笑容,连连点头:“好,好!细卫啊,你们做事,是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心中的大石彻底放下,省去了自己费力收拾的麻烦,房租更是实打实落了袋。
这份细致周全,远比多收点押金更让他舒心。
房东亲戚满意离去,汪细卫一家和杨春燕这才真正开始收拾自己的行囊。
一年的光阴,节俭度日,却也积攒下不少“家当”。
厚实耐磨的新被褥、一口结实的大铁锅、几件趁手舍不得丢的工具、给他们自己和大狗子添置的几件冬衣、潘高园精心保存的调料瓶罐……
这些都是要带回石岩屋的“宝贝”,可舍不得丢掉,承载着这一年的辛劳和微小的改善呢。
夜色深沉,简陋的房间里,大狗子蜷在床角,发出均匀的鼾声。
汪细卫和潘高园挤在小小的床铺上,借着窗外透进的清冷月光,第一次完整地、带着近乎神圣感地盘算起这一年的全部收获。
“师傅最后给的钱,”潘高园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兴奋的微颤,“我和燕子各一百五,你三百块。现金都在这儿,四百五。”
她拍了拍贴身放着的厚厚布包。
接着,她像捧出稀世珍宝般,从最里层衣袋摸出那本深蓝色的存折。
借着闪烁的灯光,指尖颤抖地指着上面的数字:叁仟伍佰陆拾圆整!加上手头的现金,整整肆仟零壹拾圆!
这个天文数字般的金额,像一道炫目的光,瞬间照亮了两人被贫困笼罩太久的心房。
潘高园只觉得一阵眩晕般的狂喜涌上头顶,手指下意识地隔着厚棉布内衣,紧紧按在汪细卫坚实温热的胸膛上,仿佛要确认这心跳是真实的,这钱不是梦。
“细卫……这……这真是咱俩一年挣下的?”她的声音哽咽,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
巨大的幸福感让她难得地开起了玩笑,眼中闪烁着促狭而甜蜜的光芒,凑近丈夫耳边,气息温热……
“你说……师傅待你,比对亲儿子还上心……该不会……你真是他早年流落在外头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山里那点破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