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雪拥旧楹存宿暖,薪传新木启春声(周末加更求五星好评)
汪细卫一家踩着没脚深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了久违的沙硕地木屋。
小院寂寥,木屋低矮的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像个戴着白帽子的沉默老者,在冬日荒芜的田野里显得格外孤寂。
新房的门窗都还空着,仿佛一个个饿极了的怪兽,张着嘴想要吞噬掉着漫天的大雪。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阴冷潮湿、混杂着淡淡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让刚从那虽简陋却充满人气的工棚回来的俩人,都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屋里比外面更显得冷清,仿佛所有的热气和精神气都被这几个月的空置给抽走了。
“赶紧生火,这屋里冷得跟冰窖似的。”汪细卫搓了搓冻得发麻的手,语气有些无奈。
他立刻行动起来,熟练地清理炉灶里的旧灰,找出藏在干燥角落的柴火和引火的松明。
潘高园则先将空空的床整理出来,放下背上睡得小脸通红的小秋葵,盖严实了小被子,然后开始四下检查。
火光起初微弱,随即在干柴的噼啪声中逐渐旺盛起来,橘红色的光芒跳跃着,驱散着角落的黑暗和阴冷。
一股带着烟火气的暖意开始缓慢地、坚定地对抗着屋里的寒气和霉味。
潘高园也没闲着,她像开始仔细查看着离家前收藏起来的各种家当。
她踮起脚,摸了摸用袋子装好挂在房梁上的干辣椒和干豆角,又小心地揭开地上大坛子的封盖,查看里面怕潮的精细粮食有没有受坏。
“还好,老鼠没咋进来,这些东西都还能吃。”她松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但眉头还是微微蹙着。
新房子虽然立起来了,但还不能住人,更存不了东西,眼下全家还得指着这老木屋遮风避雪。
这时,在屋里憋了一会儿的大狗子已经跑到院子里,踩着厚厚的积雪,咯吱咯吱地玩了起来。
但他心里显然惦记着别的事,玩了一会儿就跑回门口,扒着门框,眨巴着大眼睛看向正在忙碌的妈妈,声音带着满满的期待和撒娇。
“妈,咱啥时候去大姨家把小白接回来啊?我想它了!它肯定也想我了!”
潘高园正清点着物资,闻言直起腰,故意逗他:“哟,这么想它啊?那你自己去大姨家接它回来呗?”
大狗子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从门口蹭到妈妈身边,拉着她的衣角来回扭动,声音拖得老长。
“妈——你知道我不敢一个人走那么远的雪地嘛……你陪我去好不好?求求你啦!”
看着儿子那可怜巴巴又急切的样子,潘高园心软了。她笑了笑:“好啦好啦,别摇了,再摇妈都要散架了!这就去接它好吧?”
她从刚搬进屋的行李里翻出几包汪细卫从临乡带回来的点心糖果,“正好,给你大姨家带点东西去。”
她背起还在熟睡的小秋葵,准备牵着大狗子出门。
正在给新屋里查看木材的汪细卫看了看窗外依旧积雪颇深的小路,不太放心地站起身:“路滑,我跟你娘俩一块去吧。”他拍了拍手上的灰,穿上那件厚重的旧棉袄。
与此同时,在潘高洁家里,却是另一番温暖景象。
屋外天寒地冻,屋内火塘烧得正旺,跳动的火光将围坐着的潘高洁和公公老赵头的脸映得红彤彤的。
赵建礼和赵建佳两兄弟还在上学,不在家,屋里很安静,只有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趴在火塘边垫子上、已经长大不少的小白狗,原本耷拉着的耳朵突然警觉地竖了起来,它抬起头,鼻子朝着门口方向使劲地嗅了嗅,喉咙里发出低低的、疑惑的呜咽声。
紧接着,它猛地站起来,变得异常兴奋,尾巴像个小旗杆一样快速摇摆起来。
它用毛茸茸的爪子急切地去扒拉火塘屋的门,嘴里发出“汪汪汪”的叫声,不再是警示,而是充满了认出熟人的欢快和急切。
“咦?这狗娃子今儿是咋了?”潘高洁被小白的反常举动弄得一愣,放下手里正在纳的鞋底,
“平时安安静静的,这又是听到啥了?难道是建礼他们回来了?不对啊,还没到放假时候呢。”她一边嘀咕着,一边好奇地起身去开门。
门一打开,一股凛冽的寒风立刻灌了进来,潘高洁不由得打了个冷颤,赶紧裹紧了棉袄。
小白则“噌”地一下从她腿边窜了出去,站在院子里,朝着院门的方向叫得更欢快了,尾巴摇得几乎要飞起来,整个后半身都跟着扭动。
潘高洁顺着小白的视线望去,只见院外的积雪小路上,汪细卫一家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来,走在前面的汪细卫正准备伸手推开院门呢!
“哎呀!是细卫和高园回来啦!”潘高洁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赶紧迎了上去。
“快进屋快进屋!外头冷得很!我说小白今天咋这么反常,原来是闻到你们一家子的味儿了!这狗鼻子可真灵光!”
小白已经迫不及待地人立起来,两只前爪扒在最前面的大狗子身上,尾巴摇成了旋风,伸出舌头亲热地想去舔他的脸,喉咙里发出呜呜的撒娇声,仿佛在诉说着这几个月的思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山里那点破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