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敕乱·朱砂斩”的雷霆手段,如同凛冽的秋风扫过朝堂,短期内肃清了孝端静皇后安插在吏治体系中的一批毒瘤。那尊矗立在废墟上的“清白鼎”,无声地警示着每一个官吏。朝政为之一清,但萧承民与崔锦书深知,仅靠铁腕震慑,犹如只堵不疏,非长治久安之策。孝端静皇后的威胁根植于动荡的时局与困顿的民生,唯有发展经济,充盈国库,普惠万民,使江山固若金汤,方能从根本上瓦解其根基。
昭武四年,秋深。北境已显寒意,接连有边关奏报提及戍边将士冬衣短缺,民间亦因连年战乱、纺织业凋敝而多有受冻之苦。与此同时,西域诸国使节通过重开的丝路支线,带来驼队与问候,亦隐晦提及对中原丝绸、茶叶的渴望,以及对商路安全的担忧。
御书房内,炭火暖融。萧承民将一份关于北疆寒衣短缺的急报推至锦书面前,眉宇间凝着忧思:“民生多艰,边关苦寒。孝端静皇后余孽未清,北狄虎视眈眈,若内部生变,后果不堪设想。开源、强本,迫在眉睫。”
锦书凝视着跳跃的烛火,目光渐亮:“堵不如疏,肃贪亦需养廉。陛下,是时候重启‘玉门关’,让驼铃再次响彻丝路了。不仅要让货物其流,更要将生财之道、御寒之术,播撒于民。”一个以振兴边贸与革新纺织为双翼的经济方略,在她心中清晰起来。
一、九曲镖箱护丝路
重开丝路,谈何容易?路途遥远,盗匪横行,前朝亦曾多次尝试,皆因损耗过大而中止。安全,成为首要难题。
锦书再入格物院,与匠师们闭门钻研。数日后,她呈给萧承民一只看似普通的樟木货箱,名曰“九曲镖箱”。
“此箱奥妙,在于夹层。”锦书轻叩箱体,发出沉闷回响,“内设九曲连环机关,以机簧控制。若不知开启顺序,强行撬砸,箱内暗格中的特制火油与磷粉便会混合自燃,顷刻间将箱内货物(可预设为伪劣品或沙石)连同箱体焚毁,令劫匪徒劳无功。即便侥幸打开,核心密匣亦需特殊钥匙方能开启,用于存放最珍贵的货品或图纸。”
萧承民仔细查验,只见箱锁结构繁复,内含巧思,不由赞叹:“妙!以此箱护送关键物资,可保无虞。即便被劫,亦不资敌。”
很快,旨意颁下:重启玉门关互市,组建官民合营的“昭武商行”,首支官督商办的大型商队即日西行。商队除携带丝绸、瓷器、茶叶外,更肩负两项秘密使命:一、将精心挑选的优质棉种及新式纺车图纸,藏于特制的“九曲镖箱”内,运往北疆及西北适宜种植棉花的州县推广;二、探听西域诸国情形,尤其是与北狄有关的动向。
驼铃悠悠,旌旗招展。首支昭武商队在万民瞩目下,承载着帝国振兴经济的希望,向西进发。边贸的引擎,开始缓缓启动。
二、星轨化杼织云锦
边贸解决原料与市场,而根本在于提升生产能力。中原纺织业仍以人力为主,效率低下。锦书将目光投向了奔腾不息的河流。她想起格物院库房中,闲置着几套从“星轨弩”(一种改良的大型守城弩,借鉴了“火流星”的齿轮传动原理)上拆下的精密齿轮组。
“以水力代人力,以机械代手工!”一个大胆的构想诞生了。
她亲自画图,与匠师反复试验。利用水车驱动主轴,通过星轨弩的齿轮、连杆进行动力传递与转换,最终带动数十个纱锭同时旋转纺纱!这是一项划时代的革新——水力大纺车。
首批试验机秘密安装在长安城郊,依托渭水水流建造的工坊内。试车那日,水流冲击水车,齿轮咬合发出低沉的轰鸣,数十纱锭飞转,洁白的棉纱如春蚕吐丝般绵绵而出,效率数十倍于人工!
消息不胫而走,整个长安城为之轰动。萧承民与锦书亲临视察,龙颜大悦,下旨大力推广,并由朝廷提供低息贷款,鼓励民间兴办水力纺纱工坊。
然而,变革必然触动旧有利益。长安城内原有的手工纺织业主们坐不住了。新的水力工坊效率惊人,成本低廉,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巨大挤压。不满与恐慌在暗地里滋生。
三、麦秸藏机破阴谋
一夜,渭水河畔最大的官营水力纺纱工坊突发大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映红半边天。等救火人员赶到,工坊已烧塌大半,据说内里上百架昂贵的水力纺车尽数焚毁。
消息传来,一些传统手工业主暗自窃喜。翌日,更有数十名业主联名上书,以“水力工坊与民争利、易惹天灾”为由,请求朝廷暂停推广,恢复旧制。
萧承民面色阴沉,锦书却异常冷静。她请求亲自处理此事。
在烧毁的工坊废墟前,锦书召集了上书的所有业主及前来围观的百姓。面对焦黑的断壁残垣和业主们或真或假的悲戚、或隐或现的得意,锦书神色平静,朗声道:
“天灾人祸,俱难预料。然,国之重器,岂能因噎废食?诸位担心工坊毁于一旦,朝廷心血白费?且随本宫来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请大家收藏:(m.2yq.org)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