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的新闻发布厅里,镁光灯闪成一片。
拉波尔塔亲手为阿比达尔递上红蓝战袍,转会费 2000 万欧元的数字在大屏幕上闪烁,球迷高喊着:“欢迎来到诺坎普!”
可真正引爆话题的,却不是法国后卫,而是合同里的那份附加条款——利兹联获得了蒂亚戈·莫塔的所有权。
消息一经公布,西班牙与英国媒体立刻炸开了锅。
《每日镜报》讽刺地写道:“秦川似乎有一种特别的癖好——收集玻璃人。”
报道里点名了三个人:伍德盖特、欧文、莫塔。
“一位英格兰中卫,天赋顶级却常年养伤;一位英格兰金童,速度锐减、肌肉问题不断;现在又来了一个膝伤反复的巴萨弃将。”
《马卡报》则语带调侃:“利兹联不是在建队,而是在开设康复中心。”
面对这些声音,秦川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在他的眼里,莫塔不是“玻璃人”,而是等待打磨的宝石。
贝尼特斯在随后的记者会上更是开诚布公:“未来属于他,但现在,他需要在成年联赛里完整地打一个赛季。只有这样,他才可能兑现天赋。”
很快,利兹就宣布:莫塔将被立即租借去比利时的亨克。
消息传出时,媒体仍在摇头,有人直言:“这是浪费时间。”
可在秦川看来,这只是布下一枚安静的棋子——或许几年后,它会改变欧洲的格局
最后一桩转会带着几分温情。
阿斯顿维拉官方宣布:加雷斯·巴里重返伯明翰。
他们几乎掏出了与利兹当初收购时相近的转会费,只为把这位青训宠儿带回家。
伯明翰机场的球迷举起横幅:“欢迎回家,队长!”
秦川在内部会上只是笑了笑:“有些人,属于某个地方。放手,也是成全。”
短短一周,利兹联完成了夏窗最戏剧性的运作:
送走罗本、武齐尼奇、阿比达尔、巴里,迎来欧文与莫塔。
阵容看似变动巨大,却依旧保持了恐怖的竞争力。
第二天的欧洲报纸几乎被利兹与皇马的交易刷屏:
《卫报》:“罗本去了皇马,但利兹得到了欧文和莫塔,阵容宽度和未来潜力并未下降。”
《阿斯报》:“皇马付出高价,得到的是世界级的突破手。”
《米兰体育报》:“秦川在转会桌上的手腕,非常像一个商人。”
利兹联 2005 夏季一线队名单(26人)
门将(3人)
1号 保罗·罗宾逊(24岁,英格兰)
12号 彼得·切赫(23岁,捷克)
30号 斯科特·卡森(19岁,英格兰)
中后卫(5人)
5号 内马尼亚·维迪奇(23岁,塞尔维亚)
15号 乔纳森·伍德盖特(25岁,英格兰)
24号 加里·卡希尔(19岁,英格兰)
4号 陈子川(21岁,中国)
25号 乔里昂·莱斯科特(22岁,英格兰)
边后卫 / 边翼卫(5人)
2号 加里·凯利(31岁,爱尔兰)
3号 孙续洋(26岁,中国)
22号 塞尔吉奥·拉莫斯(19岁,西班牙)
23号 阿什利·扬(20岁,英格兰)
13号 麦孔(24岁,巴西)
中场(6人)
6号 克劳德·马克莱莱(32岁,法国)
18号 欧文·哈格里夫斯(24岁,英格兰)
14号 哈维·阿隆索(23岁,西班牙)
16号 迈克尔·卡里克(24岁,英格兰)
8号 詹姆斯·米尔纳(19岁,英格兰)
20号 卢卡·莫德里奇(19岁,克罗地亚)
边锋 / 攻击型中场(4人)
7号 弗兰克·里贝里(22岁,法国)
10号 罗纳尔迪尼奥(25岁,巴西)
11号 阿兰·史密斯(24岁,英格兰)
17号 阿伦·列侬(18岁,英格兰)
前锋(3人)
9号 迪迪埃·德罗巴(27岁,科特迪瓦)
19号 迈克尔·欧文(25岁,英格兰)
21号 迪尔克·库伊特(25岁,荷兰)
利兹联训练基地,午后的阳光照在球场上。
切赫扑出米尔纳一脚劲射,队友们哄笑着冲上去拍他的头开玩笑。没人再怀疑,这个23岁的捷克门将,已经是利兹联的头号选择。
罗宾逊站在门柱旁,双手插腰,脸色有些复杂。几分钟前,克莱尔刚把传真递到他手里——来自热刺,1200万英镑的报价,附带主力门将的承诺。
“去伦敦,踢主力,还是留在这里,坐板凳?”罗宾逊心里不断权衡。
他当然知道,切赫是天才,状态稳定,欧冠决赛的神扑更是抢尽风头。自己如果留下来,或许只能当二号门将。可利兹现在是冠军之师,英超、欧冠的舞台,比热刺要大得多。
更矛盾的是——他舍不得离开。这里有他从青训开始的记忆,有史密斯和米尔纳的笑声,有秦川那种让人安心的掌控感。
傍晚,秦川在办公室接见了他。罗宾逊开门见山:“主席,我,看到了热刺的报价。”
秦川端起茶杯,淡淡一笑:“我知道。选择权在你自己手里。热刺能给你主力位置,但利兹能给你冠军,而且也会给你和热刺一样的工资待遇,你要想清楚,你更想要哪一个。”
罗宾逊沉默了几秒,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决定。
喜欢足球开局就有3个亿请大家收藏:(m.2yq.org)足球开局就有3个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