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福祥率军入城时,迎接他的是和阗百姓发自肺腑的欢呼与劫后余生的泪水。尼牙斯伯克派来的代表早已等候多时,恭敬地献上城池图册和户籍簿。董福祥登上和阗那饱经风霜的城楼,亲手将象征大清主权的龙旗升起。
旗帜在凛冽的寒风中猎猎招展,俯瞰着脚下安宁的绿洲和远方苍茫的大漠。至此,南疆西四城最后一隅,兵不血刃,宣告光复。自喀什噶尔破城,伯克胡里北遁,至董福祥升龙旗于和阗城头,前后不过一月。清军铁骑,挟连战连捷之威,以惊人的意志和速度,在隆冬时节驰驱两千余里!克叶尔羌如探囊取物,取英吉沙尔若雷霆扫穴,定和阗城则传檄而定。
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缘,广袤万里之疆土,历经十余载离乱,终在光绪四年(1878年)的初春,彻底涤荡妖氛,重归华夏版图!
肃州大营,左宗棠接到最后一份捷报时,久久伫立于那幅巨大的西域舆图前。他的手指缓缓拂过“和阗”二字,最终落于“喀什噶尔”。窗外,不知何时响起了零星的爆竹声,旋即连成一片,那是肃州军民在自发庆祝。老帅饱经风霜的脸上,深刻的皱纹似乎在这一刻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所抚平。他取过朱笔,在舆图下方,以沉稳雄浑的笔力,饱蘸浓墨,庄重题下:
“光绪四年元月,西疆底定,万里归心。”墨迹淋漓,力透纸背。这八个字,不仅是对一场旷日持久的平叛战争最凝练的总结,更是对一个古老帝国重新缝合边疆、宣示主权的庄严宣告。南疆的风沙,终将抚平战火的创伤;而喀什噶尔城头那面崭新的龙旗,将在未来的岁月里,默默守护着这片重归安宁的土地。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晚清三杰恩仇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