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晨光温柔地穿透云顶山的薄雾,那辆熟悉的淡蓝色大巴正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向上。车轮碾过碎石路面,偶尔惊起松枝上的灰雀,它们扑棱着翅膀掠过车窗,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车顶的星空灯还亮着,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蓝,车身侧面,“希望”和“小星星”的图案被晨露打湿,像是裹了层晶莹的糖霜。新添的那行字格外醒目——“第四站:云顶小学,把星空装进实验室”。
车还没停稳,就看见云顶小学的孩子们已经排着队等在门口了。他们手里举着用彩纸折的星星,有的星星上还歪歪扭扭写着“欢迎”二字。校长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穿着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手里握着个铁皮喇叭,一见到大巴的影子就笑着喊:“孩子们,‘流动星空学校’的老师们来啦!”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一个留着寸头、额前贴着创可贴的小男孩挤在最前面——他是小宇三号(为了区分重名的小宇,孩子们按顺序给他起了这个昵称),手里紧紧攥着个用树枝做的小望远镜,激动得直跺脚。
“陆老师!苏老师!”小宇三号的声音带着山里孩子特有的清亮,他跑到陆星衍面前,献宝似的递上望远镜,“这是我自己做的,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就是晚上看有点模糊,你们能帮我修修吗?”陆星衍蹲下来,接过这个用空心树枝做镜筒、旧眼镜片当镜片的望远镜,边缘还用胶带细心固定着。“做得真棒,”他由衷地称赞,“等上完课,我们一起把它修得更清楚,好不好?”小宇三号立刻欢呼起来,创可贴的一角被风吹得轻轻晃动。
苏念和林晓开始往下搬实验器材。印着“希望教育基金科学实验套装”的纸箱堆在车旁,引来孩子们好奇的目光。“这些器材都是专门为你们设计的,既安全又好玩,”苏念擦了擦汗,对围过来的孩子们说,“有能让小海豚模型浮起来的套装,还有能模拟星空的投影灯,等下我们一起探索里面的奥秘。”孩子们兴奋地帮忙搬运,一个扎着马尾辫、抱着布偶海豚的小姑娘——小婷,踮着脚抱起一个纸箱,嘴里念念有词:“我要做浮力实验,还要看星空投影灯!”
云顶小学的“山间实验室”设在一间宽敞的旧教室里。墙面被孩子们用蓝色颜料涂成了夜空,上面贴满了荧光笔画的星星和小海豚,连窗户都蒙着星星图案的薄纱。阳光透过薄纱照进来,在地上洒下细碎的光影。陆星衍正踩着凳子挂招牌——那是块木板,上面“希望”和“小星星”的图案是朵朵昨天熬夜画的,金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右边再低一点,”苏念在下面指挥,手里拿着卷尺,“对,这样刚好和墙上的星空涂鸦对齐。”陆星衍调整着位置,指尖不小心蹭到未干的蓝色颜料。苏念赶紧递过纸巾:“小心点,这颜料孩子们昨天刚涂上,还没干透呢。”陆星衍接过纸巾,嘴角弯了弯:“没事,上次在朝阳小学,我衣服上沾的颜料比这多多了,最后不还是你帮我洗干净的。”苏念脸颊一热,转身去整理器材,没看见他眼底藏不住的笑意。
林晓和朵朵在布置实验台。每张桌子上都摆着浮力实验器材:透明玻璃缸、小海豚模型、不同材质的小方块,还有彩纸和铅笔。“我们把实验步骤画在黑板上,”林晓一边画示意图一边说,“先猜测,再动手,最后记录,这样孩子们就能一步步跟着做。”朵朵则在每个实验台旁贴上“小心玻璃,安全第一”的小海豚贴纸,格外贴心。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排着队涌进实验室。小宇三号第一个冲到星空投影灯前,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灯壳:“这个真的能看到星星吗?像晚上天上的星星一样亮吗?”陆星衍笑着打开开关,刹那间,猎户座、金牛座、北斗七星的光影洒满天棚。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叹,伸手去抓那些流动的光点,仿佛在触摸真正的星空。“你们看,这是北极星,”陆星衍指着天棚上最亮的光点,“它永远指着北方,就像不管游多远,都会陪着我们一样。”小婷抱着布偶海豚,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小声说:“我要记住北极星的样子,晚上回家找给爸爸妈妈看。”
轮到苏念的浮力实验课了。她把小海豚模型放进装满水的玻璃缸:“大家看,小海豚会浮起来。那如果在它身上放别的东西呢?”孩子们立刻举起手,小宇三号喊得最响:“放石头会沉!放木头不会沉!”苏念笑着让孩子们分组动手,自己在各组间穿梭指导。“老师,为什么塑料方块有的沉有的浮呀?”小婷举着红色塑料方块,眼里满是好奇。苏念蹲下来耐心解释:“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同,就像小海豚和小鱼,小海豚能浮起来,全靠它特殊的身体结构。”
教室另一角,陆星衍正带着几个孩子修理望远镜。他小心地拆开镜筒,换上从希望小学带来的备用镜片,再用砂纸把树枝边缘打磨光滑。“你看,现在能看得更清楚了,”他把望远镜递给小宇三号,“晚上你可以用它找北极星,说不定还能看到猎户座的三颗亮星呢。”小宇三号迫不及待地跑到窗边,对着远山惊呼:“能看到山上的松树!还能看到云!太神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请大家收藏:(m.2yq.org)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