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尾巴,清溪村还飘着最后一点桂花香。那辆淡蓝色的大巴慢悠悠地开进清溪小学时,车轮碾过石子路的声响,和着旁边溪流的潺潺水声,听着特别舒服。
车门一开,林晓就举着平板跳了下来,屏幕里正循环播放着“小星星”在青岛海洋馆的最新视频。小家伙比之前又圆润了些,正卖力地用鼻子顶着一颗星星球转圈,转晕了还会晃晃脑袋,憨态可掬。
“快看呀!‘小星星’现在能顶三分钟不掉啦!”林晓的声音里满是自家孩子出息了的骄傲。
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了过来。挤在最前面的还是小航,小脸上蹭着泥点,额发被汗水打湿,手里紧紧攥着一串用草绳穿起的贝壳。贝壳大小不一,带着天然的纹路,最中间那颗还是心形的,边缘还沾着新鲜的湿泥,一看就是天没亮就去溪边摸来的。
“村长爷爷说,海里的贝壳能听见浪,溪里的贝壳能听见水声。”小航把贝壳串举到林晓面前,眼睛亮晶晶的,“我把这个送给‘小星星’,它是不是就能同时听到大海和我们清溪的声音了?”
他话音刚落,小雨就捧着她的宝贝玻璃罐走了过来,里面装着晒干的桂花。“这是希望小学的桂花香,”她轻轻把罐子放在贝壳旁边,“分给你们一些,放在‘希望’的水箱边,它就不会想家了。”
孩子们跟着来到货车旁。周老师正蹲在水箱边检查设备,“希望”慢悠悠地游着,时不时用鼻尖蹭一下玻璃上的露珠。看到小航的贝壳串,周老师笑着接过来,小心地挂在观察窗的挂钩上。草绳随风轻轻晃动,贝壳相互碰撞,发出细微清脆的声响。
“你看,风一吹,贝壳会唱歌,‘希望’肯定喜欢。”周老师柔声说,“等我们回青岛,就把这个带给‘小星星’,它说不定会顶着玩呢,到时候一定拍视频给你看。”
像是听懂了这话,“希望”突然摆尾游到窗边,轻轻蹭了蹭那颗心形贝壳。阳光透过水箱折射在贝壳上,泛起细碎的银光,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小航激动地踮脚趴在水箱边,小声说:“你要好好保管呀,等‘小星星’来了,我带它去溪边捡更大的贝壳,让它听溪水唱歌。”
另一边,苏念和陆星衍正把绘本搬到操场中央的木桌上。刚摆好书,小航就拉着小伙伴跑过来,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手里还捏着个泥巴小海豚,背上歪歪扭扭刻着“溪溪”二字。
“陆老师,”小航仰起头,“能借本讲贝壳的书吗?我想知道河里的贝壳和海里的,是不是真都能听到海浪声。”
陆星衍抽出《海底的贝壳精灵》递给他,忽然想起上次青山小学的小宇问“星星和浪花谁更亮”的样子,不禁笑了:“看完可以讲给‘希望’听,它说不定能帮你问问海里的贝壳——它可是去过青岛的‘小旅行家’呢。”
小航立刻抱着书蹲到水箱边,小声读了起来,生怕打扰了水里的朋友。
朵朵正在教大家用彩纸折贝壳。她把纸对折,沿着边缘剪出弧形,轻轻展开,一个带着褶皱的“贝壳”就成型了。
“苏念姐姐,你看这个能画上‘希望’和‘小星星’吗?”朵朵抬头问,“我想把它贴在大巴车窗上,让下一站的小朋友也能看到。”
苏念走过去帮她调整纸的角度,陆星衍适时递来两杯水。杯壁还带着溪水的凉意。“小心手凉,”他轻声对苏念说,目光落在她粘了彩纸屑的指尖,又默默递过一张印着小海豚的纸巾。
这细微的举动被林晓捕捉到,她偷偷拍下发了校园论坛。没过几分钟,赵阳就评论:“星衍这木头终于开窍了!下次见面必须请客!”林晓笑着把手机递给苏念看,苏念脸颊绯红,赶紧低头摆弄彩纸,没注意到陆星衍的耳尖也悄悄红了。
傍晚时分,拍摄团队架起相机。孩子们围坐成圈,小雨分发着桂花,金黄的花瓣落在翠绿的桂叶上,像撒了把碎金子;小航蹲在水箱边给“希望”读绘本,读到“贝壳能传递思念”时,特意放慢了语速;陆星衍和苏念坐在孩子们身后,帮他们把折好的贝壳串起来,挂在老樟树的枝桠上。风一吹,贝壳叮当作响,混着孩子们的笑声,成了最动听的背景音乐。
“我们来做个约定吧!”周老师突然站起来,举起刚折好的彩纸贝壳,上面画着“希望”和“小星星”依偎的图案。“等命名仪式结束,我们下次带‘小星星’来清溪小学,大家就把今天折的贝壳、捡的石子都送给它,好不好?还要一起去溪边,让它听听溪水的声音。”
孩子们立刻拍手答应。小航跑得最快,拉着小雨和朵朵又去溪边捡新贝壳,说要选最圆的刻上名字,还要把桂花装进去,让“小星星”记住清溪村的味道。
苏念看着孩子们跑远的背影,转头对陆星衍说:“你看他们,比在青山小学时还要开心。”
陆星衍点点头,目光落在枝桠上的贝壳串。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恰好和贝壳的影子叠在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请大家收藏:(m.2yq.org)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