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雪湖市还浸在墨色里,“林记电器”的灯却已经亮了。林栋背着书包走出房门时,厨房飘来白煮蛋的香气,父亲正把剥好的鸡蛋往保鲜盒里装,指尖沾着点蛋壳的白,“给你带六个,寓意‘六六大顺’,薛老和慧玲爸各两个,凑个双数”。
母亲把保温杯塞进他手里,里面是刚沏好的豆浆,杯壁的温度烫得指尖发麻。“火车站冷,把这件厚外套带上,”她抖开件深蓝色的冲锋衣,是去年物理竞赛获奖时买的,拉链上挂着个小小的航天模型挂件,“江慧玲妈说北京比咱们这儿凉,早晚得穿外套。”
林栋接过外套,忽然注意到母亲眼下的青黑——昨晚起夜时,他看见父母房间的灯还亮着,父亲在翻北京的地图,母亲在缝补他的实验服袖口。此刻她正往他书包侧袋塞纸巾,动作慢得像在数纤维,“到了那边每天给家里打个电话,不用多说,报声平安就行”。
“小栋,走了!”薛老的声音从楼道传来,拐杖敲击水泥地的“笃笃”声在寂静的凌晨格外清晰。老人穿着件熨烫平整的中山装,胸前口袋别着那支老钢笔,旅行包上的五角星挂坠在手电筒光下闪着微光,“我把电台笔记的重点页折好了,实验操作那部分对你准有用,有空翻翻看”。
下楼时,江慧玲家的灯也亮了。她父亲背着个巨大的登山包,里面鼓鼓囊囊的,“装了些应急药品和充电器,慧玲说你们年轻人手机总没电”。江慧玲跟在后面,穿着件浅灰色的卫衣,手里捧着个保温桶,“我妈早上三点起来熬的小米粥,说火车上的早饭不好吃”。
她的眼镜片在晨光里泛着白,林栋帮她把滑落的书包带提了提,指尖触到她的手腕,两人像被晨光烫了下,同时缩回手。“决赛的准考证我放在你书包外侧的拉链袋里了,”江慧玲低头盯着脚尖,声音轻得像晨雾,“跟身份证放在一起,老师说这俩不能离身。”
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薛老的拐杖声在回荡。路过体育场时,铁门里忽然传来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咚、咚、咚,节奏比平时慢些,像怕惊扰了沉睡的城市。张超穿着省体校的队服,正对着篮板练投篮,运动裤的裤脚还沾着露水。
“栋哥!”他把篮球往地上一按,抱着就跑过来,额头上的汗珠在晨光里像碎钻,“我就知道你们这会儿出发,特意来送送你!”他从运动包里掏出个篮球形状的钥匙扣,上面刻着“加油”两个字,“这是我在省体校门口买的,据说能带来好运,你挂在书包上”。
林栋接过钥匙扣,金属的凉意顺着指尖漫上来。“训练别太累了,”他拍了拍张超的胳膊,肌肉硬得像块石头,“友谊赛好好打,等我回来听你报喜。”
“放心吧!”张超原地跳了跳,篮球在他手里转得飞快,“教练说我现在的投篮命中率比上次提高了十五个百分点,都是你的‘抛物线原理’帮的忙!对了,袁姗姗让我给你带这个——”他从口袋里掏出本《高考作文素材》,扉页上画着个卡通小人,举着物理公式和历史年表,旁边写着“文理双全,所向披靡”。
火车站的灯光在远处亮着,像颗孤独的星。候车室里已经坐了些人,大多是背着行囊的务工者,泡面的香气混着烟草味在空气里弥漫。薛老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掏出老花镜戴上,翻出电台笔记给林栋讲电路调试的技巧,“你看这个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跟你们实验课的伏安法原理一样,就是要用交流电源,避免极化效应”。
江慧玲的父亲在给保温杯续水,小米粥的香气飘过来,混着薛老的浓茶味,像种奇特的调和香。“慧玲把决赛的日程表做成了Excel,存在你手机里了,”他把水杯递给林栋,“每个时段都标了重点,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休息,比我给工地做的施工计划还详细。”
江慧玲正对着手机发消息,屏幕上是“极速先锋”的群聊界面,徐铭发了串加油的表情包,晓雅跟着发了张烤饼干的照片,说“等你回来吃刚出炉的”,吴小燕则甩了张电路图,配文“实验顺利,就像这电路,别短路”。
“徐铭说他们今天有场重要的训练赛,”江慧玲把手机递给林栋看,“特意调了服务器的时区,说要跟你‘跨时空加油’。吴小燕凌晨五点就去网吧了,说要盯着服务器,确保不会像上次那样掉包。”
广播里传来检票的通知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林栋跟着人流往站台走,父亲提着行李箱的手青筋暴起,母亲在后面不停地叮嘱“身份证放好”“鸡蛋记得吃”,薛老的拐杖在站台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像在给这场奔赴打拍子。
火车的汽笛突然长鸣,震得人耳膜发颤。林栋忽然看见站台尽头的栅栏外,袁姗姗正挥着手臂大喊,辫子上的红绳在晨光里像团跳动的火。她身边站着晓雅,手里举着个写着“加油”的牌子,是用网吧的硬纸板做的,字是吴小燕写的,笔锋刚硬得像电路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m.2yq.org)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