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瑾琛那句“别怕,有我”,像一道微弱却坚韧的光,刺破了我心中厚重的阴霾,也像一副沉甸甸的担子,更稳地压在了我的肩上。他醒了,哪怕只是片刻的清醒,也意味着这艘在风暴中飘摇的破船,终于有了灵魂的指引,哪怕这个灵魂还无比脆弱。
我不能让他失望。更不能在他需要静养的时候,让外界的风雨惊扰到他。
一小时的紧急会议,在主控室凝重的气氛中召开。各部门负责人的脸上都写着疲惫和忧虑,基地的现状像冰冷的数字,赤裸裸地摊开在巨大的屏幕上:能源储备37%且持续下降,外部传感器网络修复率仅42%,防御单元完好率68%,“蜂巢”协议过载后部分系统仍处于不稳定状态……而最刺眼的,是情报部门根据“创世纪”近期异常调动和通讯截获分析出的概率评估——对方在72小时内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高达87%。
87%。近乎宣战。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沉重的呼吸声。绝望的气息几乎要凝结成冰。
我坐在主位,傅瑾琛常坐的位置,指尖冰凉,但背脊挺得笔直。目光扫过每一张不安的脸,最后定格在那骇人的概率数字上。
“所以,”我开口,声音出乎自己意料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冰冷的硬度,“我们还有不到三天时间。或者坐以待毙,或者,拼死一搏。”
所有人都看向我,眼神复杂,有期待,有怀疑,更有深深的恐惧。
“晚晴小姐,不是我们不想搏,”负责防御系统的负责人声音干涩,“是我们的筹码……太少了。能源见底,防御破损,外部情报几乎瘫痪……我们拿什么去搏?”
“拿他们想不到的东西去搏。”我接话,目光锐利地扫过他,然后看向陈教授所在的生物实验室连线画面,“陈教授,我需要一个确切的时间表。在没有活体样本进一步验证的情况下,基于现有数据和‘海螺’队长提供的基线,你最快需要多久,能完成‘引导元素’惰性气体稳定窗口期的理论模型构建和初步模拟验证?”
屏幕那头的陈教授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这……理论模型已经有了雏形,但缺乏关键交互数据,模拟验证的变量太多,误差会非常大!最快……至少也需要一周!这还是在算力全开、没有任何干扰的理想情况下!”
一周。太久了。敌人不会给我们一周。
“如果,”我打断他,语速加快,“如果我给你争取到48小时的全基地算力优先权限,并且……允许你在绝对安全监控下,对‘海螺’队长进行非侵入式的、极限于生物电信号被动监测的辅助验证呢?不接触元素,只监测他在特定频率能量场下的生理反应波动。”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低低的吸气声。这依旧是在走钢丝,只是把钢丝抬得高了一点,下面依旧是万丈深渊。
陈教授的眼睛却猛地亮了一下,像是饥饿的猎人看到了猎物:“48小时全算力?被动监测?如果……如果能做到全程绝对监控和安全保障,或许……或许能将验证时间压缩到60小时!但我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60小时。依然比72小时短。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我们还在起跑线上蹒跚学步。
“好!就60小时!”我一锤定音,不容置疑,“技术部,立刻协调所有可用算力,优先保障生物实验室需求!医疗组,配合陈教授,制定最严密的安全监控方案,确保‘海螺’队长绝对安全!这是死命令!”
“是!”相关负责人立刻领命。
“那防御呢?”阿强沉声问,这才是最迫在眉睫的危机,“就算陈教授那边有突破,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三天后,我们拿什么抵挡‘创世纪’的进攻?”
我转向防御负责人和情报官:“我们的劣势是明牌:能源不足,防御破损。那我们的优势呢?”
众人面面相觑,优势?我们现在还有什么优势?
“我们的优势是,”我一字一顿,“我们知道自己的劣势,而敌人,以为他们很清楚我们的劣势。”
会议室静了一下。
“您的意思是……疑兵之计?”阿强反应最快。
“不仅仅是疑兵。”我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基地结构图前,手指点向几个关键节点,“我们要利用他们‘知道’我们能源不足、防御破损的心理,给他们演一场戏。”
“第一,能源系统。立刻启动所有非必要区域的低功耗模式,甚至主动关闭部分外围区域的照明和维生系统,做出能源即将枯竭的假象。但同时,秘密启动‘烛龙’预案,将核心能源集中供给给……这里,还有这里。”我的手指点向几个隐蔽的、非传统的防御节点。
“烛龙预案?”几个负责人露出惊愕的表情。那是傅瑾琛早年设定的、一种极其冒险的、通过超载部分区域防御,制造短暂但超强火力陷阱的终极方案,一旦启动,对能源系统和武器本身都是巨大损耗,堪称自杀式攻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途:总裁的影后娇妻又A又飒请大家收藏:(m.2yq.org)星途:总裁的影后娇妻又A又飒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