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宫,仁寿殿。皇帝杨坚面沉似水,端坐于龙椅之上。殿下,文武百官垂首肃立,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一个月,两位武林名宿,皆被剖心惨死。凶手来去无踪,地方官府束手无策,江湖各派人心惶惶。”杨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怒火,“此事若不查个水落出,朕的子民,何来安宁?我大隋的法度,颜面何存?”
刑部尚书苏威出列,躬身道:“启奏陛下,此案凶犯武功奇高,行事诡秘,绝非寻常盗匪。臣已派遣刑部精锐分赴两地查探,然……江湖中人素来不与官府往来,盘根错节,我等有心无力,调查进展甚是艰难。”杨坚冷哼一声:“有心无力?朕要的不是借口,是结果!”
朝堂上一片死寂。谁都明白,这已不是一桩普通的刑事案件。它更像是一根扎在朝廷与江湖之间的毒刺。若处理不好,轻则官府威信扫地,重则激起江湖动荡,后果不堪设想。吏部尚书周世通站在班列之中,眉头紧锁,心中亦是忧虑重重。他虽是文官,但也知晓此案的凶险绝非寻常。就在这时,御史大夫魏征明,一个面容清瘦、眼神锐利如鹰的官员,迈步出列。他与周世通素来不睦,因周世通得天子信重,又清正廉明,让惯于结党营私的魏征明处处受制,早已怀恨在心。
“启奏陛下,臣以为,此案之所以棘手,在于我等朝臣皆不通江湖之事,犹如隔靴搔痒。欲解此局,需用奇人,行奇事。”魏征明的声音清亮而尖锐,响彻整个大殿。杨坚抬眼看他:“魏爱卿有何高见?”魏征明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他转身,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周世通,朗声道:“臣举荐一人!此人年纪虽轻,却有经天纬地之才,断案如神,屡破京中悬案。更难得的是,他与江湖渊源颇深,其胞兄便在武林圣地灵鹤宫学艺。有此等便利,查探江湖之事,必然事半功倍!”他故意顿了顿,提高了音量:“此人,正是吏部尚书周世通大人之子,都官司隶,新科状元——周握瑜!”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周握瑜虽才华横溢,屡破奇案,但他毕竟太过年轻,资历尚浅。让他去处理如此棘手的、牵动整个江湖的惊天大案,岂非儿戏?然而,杨坚的眼中,却闪过一丝精光。他想起了那个在殿试上对答如流、气度不凡的年轻人。他不仅才思敏捷,更有一种超乎年龄的沉稳与洞察力
周世通的脸色却“唰”地一下变得惨白!他猛地抬头,死死盯住魏征明,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这是举荐吗?这分明是把他儿子往火坑里推!此案何等凶险,凶手是能让一代宗师无声无息毙命的恶魔,让手无缚鸡之力的握瑜去查,无异于以卵击石!魏征明这招“捧杀”,实在是阴狠至极!
“陛下,万万不可!”周世通再也顾不得朝堂礼仪,抢步出列,急声奏道,“小儿周握瑜虽薄有才名,但终究年轻识浅,不谙世事,更不懂江湖险恶。此等关系社稷安危之大案,岂能交由一黄口小儿?此举……此举无异于儿戏!恳请陛下三思!”他几乎是声泪俱下,一个父亲的爱子之心,溢于言表。然而,他的急切,在多疑的隋文帝眼中,却可能变了味道。
魏征明立刻抓住机会,躬身道:“陛下,周尚书爱子心切,臣可以理解。但国事为重,岂能因私情而废公义?周司隶年少有为,正是该为国分忧之时。若人人都如周尚书这般,遇艰难险阻便退缩推诿,我大隋何以安邦定国?”这番话,句句诛心,直接将周世通的护子之举,打上了“因私废公”的标签。
杨坚的脸色沉了下来。他本就为此案烦心,魏征明的提议听上去确实有几分道理,而周世通的激烈反对,反而让他起了疑心。“够了!”杨坚一拍龙椅扶手,断然道,“周世通,你退下!朕看魏爱卿的提议甚好!年轻人,正该有锐气!传朕旨意,着都官司隶周握瑜为钦差,总领‘江南、川蜀名宿遇害案’,节制两地官府,刑部、大理寺全力配合!限期三月,务必将凶手缉拿归案!若有差池,提头来见!”最后四个字,犹如惊雷,炸响在仁寿殿中。周世通浑身一颤,面如死灰,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力气,踉跄着退回了班列。他望着魏征明那得意的侧脸,眼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尽的悔恨。一道圣旨,就这样成了一张由政敌编织的、通往地狱的罗网,而网的中心,便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儿子。
当黄门官捧着圣旨来到都官衙门时,周握瑜正埋首于一堆发黄的卷宗之中。他接过圣旨,听完宣读,脸上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只是平静地叩首谢恩。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却掀起了滔天巨浪。一道圣旨,如同一座大山,轰然压在了年仅十八岁的周握瑜肩上。然而,当他站起身,手捧着那卷明黄的丝帛时,一股彻骨的寒意,从心底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他太聪明了。只一瞬间,他便想通了朝堂之上所有的关节。这不是皇恩浩荡的委以重任,这是一个淬满了剧毒的政治陷阱!魏征明那张阴鸷的脸,父亲在朝堂上该是何等的无助与绝望,皇帝那句“提头来见”背后隐藏的冷酷与杀机……一幕幕,如电光火石般在他脑海中闪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江湖武林榜请大家收藏:(m.2yq.org)江湖武林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