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终于亮了,却不见半分晨曦的微芒,更无一缕朝霞的绚烂。目之所及,唯有厚重如铁的铅云,像一块浸透了墨汁的破布,依旧死死地、密不透风地压着这座仿佛即将迎来末日审判的都城,连城墙的棱角都被衬得愈发晦暗。
大战前的宁静,是如此的诡异,静得能听见自己血液在血管里艰难涌动的声响;又是如此的令人窒息,像一只无形的巨手扼住了整座城的咽喉。空气,仿佛都凝固成了坚冰,冷得刺骨,沉得让人喘不上气。唯有城外,传来那如同远古巨兽沉睡时的心跳般,沉闷而压抑的鼓点声。“咚……咚……咚……”那声音,不急不缓,隔着紧闭的城门与高耸的城墙渗进来,却带着一种源自洪荒的、无可抗拒的节奏,一下,又一下,精准地敲打在每个守城军民的心脏上,震得人指尖发麻,连骨髓里都泛起寒意。
然而,就在这片死寂般的宁静之下,一股顽强的、决绝的生命力,正顺着城墙的砖石缝隙蔓延,在箭楼、在垛口、在每一个隐蔽的角落悄然汇聚——那是士兵紧攥兵器的指节泛出的青白,是百姓悄悄递上城头的一壶热酒,是无数双眼睛里燃着的、不愿熄灭的光。
玄武门的指挥所内,烛火在密闭的空间里微微摇曳,将墙壁上悬挂的旌旗影子拉得很长。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铺满了整个桌面,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城防部署与敌军动向,红黑两色的标记交错,像是早已注定的血与火。周怀瑾与卫明起并肩立于图前,肩头的铠甲在烛火下泛着冷硬的光,两人神情凝重,眉峰紧锁如压着千斤重担。他们的手指在地图上不断移动、比划,指尖划过城墙的标记时微微用力,仿佛能透过纸张触到那冰冷的砖石,每一次推演都凝聚着心神,反复测算着即将到来的每一寸血战、每一次冲锋与防守,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决心,与窗外那压抑的鼓点遥遥相对。
“敌军的主攻方向,必然是此处。”卫明起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玄武门的正中央,“宇文商,其人我了解,用兵大开大合,以正破奇。他会用绝对的兵力优势,从正面,碾碎我们。我已将城中仅剩的三千羽林卫,全都布置在了这里。”卫明起的声音,嘶哑而坚定,“他们,将是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不够。”周怀瑾摇摇头,“兵力,相差太悬殊了。硬拼,我们撑不过两个时辰。”他的目光,移向地图的两翼,“卫将军,你需分兵,在这两处城墙拐角,设下伏兵。待敌军蚁附攻城,胶着于城下之时,命他们,以火箭,攒射敌军后队,乱其阵脚。”“可是这样一来,正面的防御,就更加薄弱了……”卫明起忧心忡忡。“我们,已经没有资格,去考虑万全之策了。”周怀瑾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决然,“我们能做的,只有以命换命,尽最大可能,拖延时间。为城内的百姓,也为……我们的孩子们,争取那一线生机。”
卫明起沉默了,指挥所内的烛火映在他紧绷的下颌线上,投下一片沉郁的阴影。他定定地看着周怀瑾那张平静的侧脸,那平静里没有丝毫怯懦,只有一种历经风浪后的沉静,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片刻后,他胸腔里发出一声低哑的叹息,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动作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在这场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战争中,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胜利早已是遥不可及的奢望。他们此刻拼死坚守的,早已不是那虚无缥缈的胜果,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名为“守护”的尊严——守护身后的城,守护城里的人,守护心中那点未灭的星火。
与此同时,在数十丈高的望楼之顶,寒风如狼似虎地呼啸着,卷得檐角的铁马叮当作响。冯嫣儿独自迎风而立,脚下是悬空的深渊,身前是辽阔却灰暗的天际。她的一袭白衣在猎猎寒风中翻飞舞动,衣袂被风扯得笔直,又猛地翻卷起来,宛如一朵在绝境中挣扎、即将凋零的雪莲,凄美中透着一股孤绝的傲气。她闭着双眼,长长的睫毛在苍白的脸颊上投下浅浅的阴影,整个人仿佛都与这铅灰色的天、萧瑟的风、沉默的城融为一体,再无法分辨彼此。她那远超常人的感知,在体内精纯内力的缓缓催动下,正像一张无形的网,被放大到了极致,丝丝缕缕地蔓延开去,捕捉着风中每一丝细微的动静,哪怕是远方敌军阵营里战马的鼻息、兵刃的碰撞,都清晰地传入她的感知之中。
城外,那数十万大军的每一个细微的调动,都如同水中的涟漪,清晰地反馈在她的脑海之中。“左翼三里,尘土异动,应有三千骑兵,正在集结。”“中军大帐,帅旗移动,敌军主将,已登点将台。”“东南角,有大约五百人,正在组装大型攻城器械,是……投石车。”她的声音,清冷而平静,通过内力,清晰地传入下方周怀瑾的耳中。她,就像是这座城楼的眼睛,将敌人的一切部署,都看得清清楚楚。有了她的示警,周怀瑾的每一次布防,都变得极具针对性。这位曾经只为个人恩仇而活的灵鹤宫主,在这一刻,真正地将自己融入了这场与她本无关的,家国之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江湖武林榜请大家收藏:(m.2yq.org)江湖武林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