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芊宸定情之后,周怀瑾在并州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四处漂泊、满心戒备的孤独游侠。曾经的他,为了生计与复仇,行走江湖,见惯了人心险恶,学会了用冷漠与戒备包裹自己,不让任何人轻易靠近。可如今,他有了牵挂,有了期盼,那颗因仇恨而变得坚硬的心,也重新变得柔软起来。清晨,他会推开窗,看阳光洒在庭院的青石上,心中生出一种安定的感觉。他会在集市上为杨芊宸挑选最鲜嫩的桂花糕,也会在傍晚陪她走过长街,听商贩吆喝,看孩童追逐嬉闹。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在他曾经的生命中,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杨芊宸的祖父,越国公杨素,很快便察觉到了孙女与这个白衣青年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杨素久居高位,识人无数,对于周怀瑾,最初只是欣赏。他曾亲眼见过周怀瑾在演武场上演练剑法,那剑势如风,凌厉中带着沉稳,收放自如,显然是经过千锤百炼。又听闻他在并州城内的一些小事——譬如夜救被劫匪围困的商队,又譬如替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讨回被霸占的田契——这些事虽不大,却足以看出此子武功*,颇有侠义之风。更重要的是,他与周世通乃多年旧友,周怀瑾初到灵鹤山习武时,周世通曾去信与他,他知道周世通的性子,他的儿子也必不会比他差。
在杨芊宸的刻意引荐下,杨素与周怀瑾有过几次深谈。最初的谈话不过是些家常与时局的泛论,然而渐渐地,杨素惊讶地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武艺出众,于经史子集、兵法韬略上,竟也有着不俗的见地。尤其是他对于天下大势的某些分析,虽略显青涩,却往往能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杨素心中暗暗称奇,觉得此人若加以雕琢,将来必成大器。
杨素起了爱才之心。他知道周怀瑾的真实身份,也知道他家里经历了什么,但他从未在周怀瑾面前提起过与他父亲有关的事,只当他是一个家道中落、流落在外的世家子弟。见孙女对他倾心不已,杨素便也有意撮合,开始有意无意地将一些并州总管府的庶务交给他处理——有时是整理边防图册,有时是核查军粮账目,有时甚至是协助拟定一些不太重要的军令。一来是考验他的能力,二来也是为他铺路,让他不至于在世人眼中显得太过“白身”。
对于杨素的示好,周怀瑾起初是有些抗拒的。他一向不喜与官府有太深的牵扯,更何况,他的心中还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仇恨。但杨芊宸却劝他道:“周公子,你若想查清当年的事,只凭一己之力,如大海捞针。祖父身居高位,门路广阔,你若能得他信任,将来行事,必定事半功倍。”周怀瑾觉得她说的有理,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辜负她的期望。于是,他便接受了杨素的安排。周怀瑾只知杨素与父亲是旧友,但不知杨素早已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开始出入并州总管府,协助处理一些军务文书、城防治安的图册。他做事认真,头脑清晰,经手的每一件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从不拖泥带水。很快,他便赢得了杨素的进一步赏识与信任。
那段日子,是周怀瑾家破人亡后,过得最安稳、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白天在总管府处理公务,傍晚便会去那座别院与杨芊宸相会。他们一起读书、弹琴、下棋,偶尔也会策马出城,看长河落日,听牧童晚笛。春风和煦时,他们在杏花树下对饮,看花瓣随风飘落;烈日炎炎时,他们在庭院中纳凉,数着天上的繁星;风和日丽便登高望远,看层林尽染;料峭春寒便围炉夜话,煮一壶热酒,驱尽寒意。他甚至开始觉得,复仇或许并不是他人生的全部。等将来找到仇人,了结恩怨之后,他便可以和芊宸一起,寻一处山明水秀之地,归隐终老。他开始真正地,将并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他甚至在心里,将那个威严却又不失和蔼的杨素,当成了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辈。杨素偶尔会与他谈论兵法,偶尔也会问及他的家世。周怀瑾总是轻描淡写地避开,只说是江南一户没落的书香世家子弟。杨素心知肚明却并未拆穿,只是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英雄不问出处,你若肯用心,将来的路,不可限量。”
他以为,自己的人生,终于从一片废墟之上,重新建立起了一座可以遮风挡雨的屋舍。他却不知道,这座屋舍的地基之下,埋葬的,正是他全家的骸骨。命运的残忍,往往在于它总是在你最幸福的时候,给你最致命的一击。
那是一个初夏的深夜,天空中乌云密布,厚重如墨,一场暴雨即将来临。风卷着尘土与枯叶在街巷间呼啸,远处传来低沉的雷声,像巨兽在黑暗中咆哮。杨素因为要连夜处理一批从京城送来的紧急军务,便让周怀瑾留在他的书房里,协助整理一些旧的边防图册。杨素的书房,是总管府的禁地,平日里除了他自己,连杨芊宸都很少进来。这里收藏着大量的机密文书与珍贵典籍,寻常人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他让周怀瑾进入此地,足见对他的信任已到了何种地步。周怀瑾心中感激,做事也愈发尽心。他将那些因为年代久远而有些发黄、卷边的图册一一展开,用*刷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再小心翼翼地进行分类、登记。书房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呼啸的风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偶尔有雷声从远方滚来,低沉而压抑,仿佛在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铺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江湖武林榜请大家收藏:(m.2yq.org)江湖武林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