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期限已到。
下午两点,同样的讨论室,同样的团队成员围坐在桌旁。气氛却与三天前截然不同,不再是焦躁的争执,而是一种混合着好奇、审视、以及一丝残余不满的沉默等待。
张薇低头玩着手机,但时不时抬眼瞟一下门口。李哲心不在焉地转着笔,眼神飘忽。周卓则坐在离白板最近的位置,双臂抱胸,背脊挺直,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微微蹙起的眉头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面前的桌面上,摊开着智慧社区方案的初步框架——那是他这三天“备选”的成果。
他几乎可以肯定,林小溪会失败。那种近乎偏执的坚持,在绝对的事实和资源壁垒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他甚至已经想好了,等她垂头丧气地进来,宣布放弃时,他该如何既保持风度,又让她明白盲目自信的代价,然后顺势推出自己的方案,带领团队重回正轨。
门被轻轻推开。
林小溪走了进来。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周卓已经准备好了接收一张疲惫、沮丧甚至可能哭过的脸。然而,走进来的林小溪,虽然眼下有着无法掩饰的浓重青黑,脸色也有些苍白,但她的背脊挺得笔直,步伐沉稳,那双总是清澈明亮的眼睛,此刻像是被水洗过,又像是被什么点燃,闪烁着一种异常坚定和明亮的光芒。
她手里没有拿厚厚的、可能写满无用功的笔记,只抱着她的笔记本电脑和一个普通的U盘。她走到桌前,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在周卓脸上短暂停留了一瞬,没有退缩,也没有挑衅,只是一种近乎坦然的平静。
“各位,”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熬夜后的沙哑,却异常清晰,“三天时间到了。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她没有废话,直接走到投影仪前,连接电脑,打开U盘里唯一的一个PPT文件。屏幕上亮起,标题简洁有力—— 《“玉颜堂”品牌焕新策划案:七日凝香,唤醒东方之美》。
“在展示我的方案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林小溪转过身,面向众人,眼神锐利,“我们之前讨论智慧社区,优势是什么?是技术?是模式?但这样的项目,参赛队伍会有多少?评委看了多少类似的了?我们的独特性在哪里?”
她顿了顿,不需要回答,便继续道:“而‘玉颜堂’,它或许古老,或许沉寂,但它有一个所有新项目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是独一无二的。它的价值,不在于它现在是什么,而在于它曾经是什么,以及我们能否让它在未来成为什么。”
这番话,让玩手机的张薇抬起了头,让转笔的李哲停下了动作。周卓抱胸的手臂微微松动,眼神里闪过一丝意外。他没想到,林小溪的开场不是辩解,而是直接切入竞争核心——差异化。
“过去三天,我寻找的不是一堆冰冷的数据,”小溪操作鼠标,PPT翻页,出现了一张模糊的老照片,是那张她找到的三十年代“玉颜堂”实验室,“我寻找的,是这个品牌的灵魂。”
她开始讲述。从那个偶然看到的旧报纸片段,到论坛里老人怀念的雪花膏香气,再到她如何在故纸堆和网络角落捕捉到的关于“玉颜堂”工艺的蛛丝马迹。她的叙述不像在做报告,更像是在讲述一个沉睡美人等待被唤醒的故事,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而所有的线索,最终都指向了这里——”她重重按下鼠标,PPT上赫然出现了四个古朴典雅的艺术字:七日凝香。
“这不是一个营销噱头,”小溪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这是‘玉颜堂’曾经赖以成名,也是最核心的、区别于当时乃至现在所有护肤品的古法炮制工艺。”
她开始详细阐释从那个关键论坛帖子里挖掘到的工艺细节:特定时辰的珍珠研磨、陶罐密封沉淀七日的草本精华融合、玉石板低温揉搓成型……她引用帖子的原话,描述着这套工艺如何“以时间换取成分的温和与渗透力”,如何体现了“天人合一”、“以柔克刚”的东方智慧。
“大家想一想,”小溪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引导式的热情,“在一切都追求‘快’的今天,当我们的皮肤被各种化学成分和快速见效的口号裹挟得疲惫不堪时,一个倡导‘慢’、‘自然’、‘匠心’的品牌,它所代表的,难道不正是一种稀缺的、令人向往的反潮流价值吗?”
她巧妙地将一个古老的工艺,与当下年轻消费者追求成份安全、注重体验、渴望文化认同和心理慰藉的消费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
周卓原本抱胸的手臂不知何时已经放下,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他不得不承认,林小溪找到了一个极其巧妙的角度。这个“七日凝香”的故事,确实比干巴巴的品牌历史要有吸引力得多,它赋予了产品独特的灵魂和情感溢价。
但,这还不够。周卓冷静地想。一个好听的故事,不足以支撑一个完整的商业策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见仍是心上人请大家收藏:(m.2yq.org)再见仍是心上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