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老婆是真麻烦。
特别是这还是汉末。
特特别是娶的还是一流世家女。
这真比和黄巾拼命还累!
留下手下在颍川忙碌交接,刘复则已经提前来到青州任职,
毕竟这时候青州还有部分黄巾在惹是生非。
青州刺史部在临淄城,属齐国,说起这乱七八糟的国就让刘复有些烦躁,
原先不觉得,现在发现这很多你以为的郡都特么是国!
还有北海,那也是国,乱七八糟的,
这让刘复下定主意,董卓乱起后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国都废了,全部改成郡!
国王也废了,刘邦这龟儿子,把秦始皇弄的好好的郡县改的和狗屁一样。
特么不说别的,单单是它们让后世写三国文的作者麻烦就罪无可恕!
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来青州后把颍川招募的一批人才安排下去,
最终定下的是陈纪作为县令留守,成峰作为县尉,让卫家派子弟进己吾辅助。
其它的人以后会逐步安排到东莱,不过这得等戏志才彻底掌控东莱才行。
王申早就开始在青州大力鼓吹刘复威名。
如今效果不错,刘复来青州可是想大力发展海洋养殖的!
不论是海带还是各种鱼类,大力发展,争取给这小冰河期的百姓开创出一条新的食物来源!
还有近海鱼类捕捞,咸鱼制作。
咸鱼这东西倒不用特意鼓吹,如果不整个帝国沿海都大力人工养殖,
以古代渔民捕捞的那点鱼也救不了多少人命,至于保存时间,即便咸鱼也不比各种粮食保存的时间长多少。
说到底还是规模产量的问题。
至于海带虽然不能长期单独食用,但饥荒时期顶上一个月还是能凑合的,配合其它东西,能顶时间更长。
这东西能放的时间也比较长,几个月晾晒一次,保持干燥的话能放一年以上。
在汉代人们已经知道海带能治大脖子病,这时候多做药用。
凛冽的北风卷过刚结束战乱的青州大地。
新任青州刺史、武威侯刘复的车驾,
在戏志才、典韦、张合及三千精锐步骑的护卫下,踏入了东莱郡治所黄县。
城垣残破,百姓面有菜色,空气中弥漫着战后特有的萧索与海风的咸腥。
刘复并未急于入城,而是带着戏志才、典韦、张合径直策马奔向海边。
站在嶙峋的礁石上,望着灰蒙蒙的渤海,海风中,隐约间似乎能闻到淡淡鱼腥。
“志才,”
刘复的声音沉稳有力,盖过了涛声,
“黄巾虽平,然民生凋敝。
青州之地,山地贫瘠,良田有限,然此海,乃取之不尽的粮仓宝藏!
吾欲在此大兴‘海田’,养海带海产,捕海鱼,制咸鱼干,
一解饥荒,二增府库,三强海防!”
此时海带大概是称作昆布或海苔,不过刘复直接改了。
戏志才抚须,眼中精光闪烁:
“主公深谋远虑!东莱自古便有渔盐之利。
若不是武帝之乱政,沿海渔民本应过的更好!
而不是现在这样‘海里不产鱼’。
然海带多野生,采摘不易;
海鱼捕捞,近海尚可,稍远则船小力弱;咸鱼虽能久存,但产量低微,易腐难储。
若要大兴其事,非有良法不可。”
“正是!”
刘复指向远处几艘在风浪中颠簸的简陋渔船,
“吾观此间渔船,形制老旧,难抵风浪。
需造大船!
能载更多渔获,行得更稳、更远。至于海带,岂能只靠老天爷赏赐?
当如种地一般,在海中‘养’之!
咸鱼之法,亦需改进,务求量大、耐存、味可。”
典韦听得直挠头:
“主公,海里种菜?俺老典听着新鲜!
不过您说咋干就咋干,谁敢捣乱,俺的铁戟可不认人!”
张合则沉稳抱拳:
“末将麾下健儿,可助渔民操练水性,熟悉海况,亦可护卫新船坞、盐场,震慑宵小。”
刘复大笑:
“好!有悍之之勇,儁乂之稳,此事必成!
志才,你身为郡守,此事便由你总理。
典韦,你负责维持工坊、盐场秩序,严防奸人破坏。
张合,挑选通水性的军士,组建‘护渔营’,
熟悉海船操作,巡弋近海,保境安民,亦为日后海战储备人才!”
而刘复则把海产养殖花了三百多点能量点提升到登峰造极级别。
提升之后开始对渔民及近海百姓培训,特别是部分迁移来的黄巾部众,
这部分人高达六万,必须利用起来,不然也容易出问题。
利用潮间带——涨潮淹没、退潮露出的滩涂/礁石区——的天然岩礁区当做海田。
东汉渔民对潮汐规律已有相当认知,并利用这些知识赶海,采贝等活动。
组织并教导经验丰富的老渔民,在野生海带繁茂区,于成熟期采集带有成熟孢子囊的“种带”。
将其小心移栽或绑缚到预先选定的、石质坚硬、水流适宜、光照充足的潮间带礁石区(“海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