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以陶片为信,与小柱子建立了初步联系后,朱橚并未急于求成。他深知信任的建立如同文火慢炖,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在这步步惊心的深宫。
他依旧维持着那个对药材有着古怪兴趣的婴儿形象。马皇后甚至特意让工匠打造了一个小巧的多宝格,将他那些“药材玩具”分门别类地放好,供他抓玩辨认。这无意间为朱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记忆不同药材的形态、色泽。
而与小柱子的联络,则变得更加隐晦和规律。
他不再随意抛掷物品。而是利用每日固定的户外活动时间,通过极其微小的动作——或许是指尖对某味药材无意识的敲击次数,或许是目光在庭院某个角落停留的时长,又或许是在乳母怀里朝向的细微变化——来向暗中观察的小柱子传递极其简单的指令。
这些指令最初只是试探性的。比如,让他在清扫某条特定路径时,留意地面是否有特殊的石子或落叶排列(由朱橚前一日通过其他方式预先布置);或者,让他在听到某段特定的宫女闲聊(关于御膳房点心口味)时,次日去某个角落查看。
小柱子起初惶恐而困惑,但一次次准确找到那些微不足道却确实存在的“标记”,以及偶尔随之出现的、对他来说堪称珍馐的小块食物,逐渐让他确信,那位襁褓中的五皇子,确实拥有着某种不可思议的智慧和沟通能力。敬畏之心日盛,而那点心的滋味和被“特殊”对待的感觉,则悄然转化为一种扭曲的忠诚。
朱橚通过这些简单的测试,评估着小柱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执行力。结果勉强合格。小柱子不够聪明,但足够听话,且对食物和认可的渴望,压倒了对未知的恐惧。
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这一日,春光明媚,朱橚被抱至御花园一角晒太阳。几位低位嫔妃也在园中散步说笑,远远看到皇后的心肝宝贝,皆过来逗弄一番,送上些吉祥话。乳母和随行宫女们小心应对着。
朱橚看似咿呀回应,目光却掠过那些嫔妃的衣饰、脸色、交谈时的神态。他注意到一位姓李的才人,脸色略显苍白,眼下有不易察觉的青黑,虽强打精神,但指尖微凉,说话中气稍显不足。
气血两亏,似有隐疾,或思虑过重? 职业本能让他瞬间做出判断,但他立刻压下思绪,继续扮演无知婴儿。
嫔妃们散去后,朱橚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正在远处花丛旁清扫落叶的小柱子。
当夜,通过一次极其隐晦的指令,朱橚要求小柱子尝试探听那位李才人宫中近日是否有请御医、或是否有药渣送出等消息。这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搜集任务,目标是不受宠的低位嫔妃,风险相对较低。
小柱子接到指令后,紧张又兴奋。他利用自己跑腿的身份,次日刻意绕路经过李才人所居的宫苑附近,竖着耳朵偷听那些低等宫女太监的闲聊。花了三两日功夫,他果然听到一些风声:李才人似乎夜间睡眠不安,食欲不振,私下里托人从宫外弄过些安神的药材,却不敢声张,更不敢轻易惊动御药房,怕被说是“心有邪祟”或“德行有亏”。
消息通过一颗放在老地方的、裹着特定颜色丝线的干桂圆,传递回了朱橚手中。
朱橚捏着那颗桂圆,心中并无喜悦,反而微微一沉。宫闱深处,即便是一位不起眼的才人,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楚和风险。而他,正在利用这些信息,编织着他的暗网。
这次小小的成功,证明了渠道的初步有效性。朱橚开始谨慎地扩大信息收集范围。他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人物,而是要求小柱子留意各类零碎信息:各宫用度份例的发放情况、低等仆役间的抱怨闲谈、侍卫换班的某些规律、甚至御膳房采买物资的些许异常……
信息杂乱无章,如同破碎的琉璃片。朱橚则凭借超越时代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对明初历史的模糊记忆,尝试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窥探这座宫廷运行的某些隐秘规则和潜在动向。
他就像一只潜伏在蛛网中心的幼蛛,通过一根纤细无比的蛛丝,感知着外界最微弱的震动。
然而,真正的风暴,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这日午后,朱元璋难得有暇,来到坤宁宫与马皇后说话,心情似乎不错,甚至将朱橚抱在怀里,考较似的问他:“小五,认得父皇吗?”
朱橚配合地露出无齿笑容,伸出小手去抓他的胡须。朱元璋被逗得哈哈大笑,对马皇后道:“这小子,胆子是不小。”
就在这时,内侍省首领太监杜安道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地步入殿内,甚至来不及等通传,径直走到朱元璋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变得阴沉如水,周身气压骤然降低。他猛地站起身,甚至忘了怀里还抱着朱橚。
朱橚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带得一个趔趄,差点摔下去,幸好被旁边的马皇后眼疾手快接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