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军械案的雷霆之怒,并未随时间流逝而平息,反而像酝酿中的风暴,云层愈积愈厚,压得整个金陵城喘不过气。宫内气氛依旧紧绷,低语和猜测在宫墙角落滋生,又迅速被恐惧掐灭。坤宁宫虽仍是相对温暖的避风港,但马皇后时常的凝眉和朱元璋越来越少出现的身影,无不昭示着外间的惊涛骇浪。
朱橚深知,在这种环境下,任何非常规的举动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引来灭顶之灾。北三所的那个发现,如同藏在鞋底的一根尖刺,时刻提醒着他危险的存在。他按捺住立刻行动的冲动,继续蛰伏,同时更加用心地经营着“药材神童”的形象。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辨认药材。当刘纯再次前来请脉,并如常般带着考较意味地向平安讲解一味新药的性味归经、炮制方法时,朱橚会忽然咿呀出声,小手不是去抓药,而是指向一旁用来称量药材的小巧戥秤,然后又指向自己的嘴巴,做出一个“一点点”的口型。
刘纯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殿下之意是……用药需如用秤,分量不可差错?”
朱橚立刻露出一个“你懂了”的模糊笑容,转而抓起一片甘草啃起来,留下震惊的刘纯和一旁首次微微抬起眼皮、飞快瞥了朱橚一眼的平安。
又一次,刘纯带来一些干燥的蝉蜕,讲解其疏散风热、利咽开音之效。朱橚听着,忽然打了个小小的喷嚏,然后模仿着刘纯平日捻须的动作,用小手指捏起一点蝉蜕粉末,小心翼翼地撒入旁边一碗清水中,看着粉末散开,然后指着水,又指了指自己的喉咙,小眉头皱着摇头。
“殿下是觉得……此物直接入喉散开,恐刺激不适?需以水为载体?”刘纯的声音都因激动有些发颤。蝉蜕质轻,直接冲服确易呛咳,常需包煎或巧妙配伍。这等细微的用药体验,绝非寻常孩童能知!
一次次“无意”的、却精准戳中药学细微关键之处的举动,彻底征服了刘纯。这位老太医如今看待朱橚的眼神,已不再是看一个聪慧的皇子,更像是看着一件稀世瑰宝,一座未经发掘的医学金山。他甚至开始私下里记录朱橚的这些“灵光一闪”,视若珍宝。
马皇后虽觉惊奇,但出于对幼子的溺爱和对其“怪癖”的习惯,只当是刘纯太过喜爱孩子而产生的夸大,一笑置之,并未深究到“妖孽”层面,反而觉得儿子能与这位医术精湛、品德敦厚的老院使投缘是件好事。
火候已到。
这一日,刘纯请脉后,并未立刻离去,而是沉吟片刻,对马皇后拱手道:“娘娘,殿下于药学一道,天赋异禀,实乃老臣平生仅见。然药学之源,在于天地自然。诸多药材,生于山野,采于四季,形态气味,非经炮制之干品所能尽显。老臣斗胆建言,若天气晴好,或可抱殿下至御花园稍开阔处,辨识些鲜活草木,于殿下感知药性、启迪心智,或大有裨益。”
马皇后闻言,略作思索。她虽担心儿子身体,但见刘纯言辞恳切,且近日天气和暖,朱橚身体也的确康健了许多,便点头应允:“刘院使所言有理。总是闷在殿中也不好。便依院使所言,择日带小五去园中走走也好。只是需得多带人手,仔细看护,莫要着了风,也莫要去那太偏僻处。”
“老臣遵旨!”刘纯强压激动,连忙应下。
计划的第一步,顺利得超乎想象。
三日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一支小小的队伍从坤宁宫出发,前往御花园。乳母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朱橚,刘纯和平安紧随其后,再后面是四名宫女和两名小太监,其中包括一直低眉顺眼、心跳如鼓的小柱子——这是朱橚前夜通过一个极其隐晦的指令,暗示乳母“今日需得力之人跟随”,而小柱子因腿脚麻利又被“随口”点中。
朱橚的心也提了起来。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他必须引导刘纯前往靠近北三所的区域,但又不能显得过于刻意。
进入御花园,刘纯如鱼得水,指着沿途的花草树木,低声向朱橚和平安讲解:“此乃芍药,养血调经,柔肝止痛;那是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朱橚配合地表现出浓厚兴趣,咿呀作声,小手指点。
队伍缓缓而行,逐渐偏离主道,向着更为幽静的区域走去。越往深处,人迹越罕至,亭台楼阁也显露出些许年久失修的痕迹。
刘纯完全沉浸在传授知识的喜悦中,并未察觉异常。他甚至指着墙角一丛茂盛的苔藓对平安道:“瞧这绿苔,虽微贱,亦可入药,《本草》有载……”
朱橚的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四周。他在记忆小柱子描述的那条路径和发现异常泥土的假山石特征。
终于,在一处废弃的亭子附近,朱橚看到了那块形态奇特的太湖石,与小柱子描述的一般无二!附近的地面,相较于御花园其他地方的整洁,显得有些荒芜,杂草丛生,确实像少有人打理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