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转危为安,朱橚那近乎“神异”的指点,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宫闱。这一次,不再仅仅是坤宁宫范围内的“宿慧”传闻,而是实实在在的“救驾”之功,且过程极具戏剧性。
“五皇子竟能隔帘嗅出杏仁毒物!” “若非五殿下指出,太医院险些误了大事!” “真乃天降麟儿,医星转世!”
各种夸张的流言在宫女太监中私下流传,将朱橚描绘得神乎其神。尽管马皇后和朱元璋下令不得妄议,但人们看向坤宁宫偏殿的目光已然不同,敬畏、好奇、感激、探究……种种情绪交织。
最大的改变来自朱元璋。他亲自来看望了朱橚一次,虽未多言,但审视的目光中少了以往的猜忌,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神色。他甚至开口赏赐了不少珍玩古籍给朱橚,其中竟包括几本难得的医学孤本。这是一种默许,甚至可以说是鼓励,鼓励朱橚在医学道路上继续发展。
马皇后对幼子的疼爱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几乎有求必应。偏殿的用度规格悄然提升,伺候的人手也更加精心挑选。朱橚的话语权无形中增大了许多。
刘纯前来请脉时,态度愈发恭敬,甚至带上了几分学术探讨的意味。他会有意无意地提及一些疑难病例,观察朱橚的反应,似乎真将他当成了可以交流的“同道”。朱橚依旧以懵懂和偶尔的“灵光一闪”来应对,但心中与刘纯的默契又加深了一层。
然而,福兮祸所伏。声名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更有巨大的风险和更深的漩涡。
杜安道那次阴谋破产,反而成就了朱橚和刘纯,这让他如同吞了一只苍蝇般恶心。他表面上对朱橚更加恭敬,甚至逢人便夸五皇子天纵奇才,但眼底的阴冷几乎能冻死人。他像一条毒蛇,盘踞在暗处,耐心等待着下一次出击的机会,势必更加狠毒致命。
宫中的其他势力也开始留意到这位突然崛起的五皇子。
太子朱标前来探望的次数增多,言语间多是关怀和鼓励,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仁厚,但不傻,朱橚的表现已经超出了“聪慧”的范畴,让他这个储君心中难免有些异样感。
秦王朱樉则直接了许多,一次来看朱橚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马皇后说:“母后,五弟有这般本事,日后太医院院使怕是非他莫属了,儿臣若是身子不适,可得求五弟亲自瞧瞧。”语气中的酸意和一丝忌惮毫不掩饰。
晋王朱棡的反应最是耐人寻味。他送来一份厚礼,是一套前朝御制的针灸铜人,极其珍贵。他笑着对朱橚说:“五弟既有此天赋,便该好好研磨此道,将来悬壶济世,亦是一段佳话。”看似鼓励,实则隐隐有将朱橚定性为“医者”、排除出权力核心的意味。
朱橚对各位兄长的反应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依旧扮演着那个体弱寡言、偶尔显露天分的幼弟形象,对赏赐表现出孩童的欢喜,对兄长们的言语似懂非懂。但他深知,自己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皇子间微妙的博弈之中。
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外部。朱橚“医学神童”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宫外,引起了一些朝臣和勋贵的注意。不断有诰命夫人借着探望马皇后的机会,想来“偶遇”朱橚,甚至隐晦地提出请其为家中病弱的子女“看一看”、“摸一摸”的请求。
马皇后都以“橚儿年幼体弱,不堪劳累”为由婉拒了。但这股风潮却让朱橚感到心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被捧得越高,摔下来就会越惨。必须尽快拥有自保的真正力量,而不能仅仅依靠帝后的宠爱和虚无缥缈的“名声”。
“夜枭”的发展变得愈发紧迫和重要。
与小柱子的联系依旧艰难而缓慢地进行着。通过药渣和浣衣局渠道,朱橚又传递了几次指令,多是要求小柱子观察记录浣衣局每日接收各宫衣物的数量、种类异常,以及太监宫女间的流言碎片。
小柱子回报的信息依旧破碎,但渐渐有了些规律。例如,他发现某个失宠嫔妃宫中的衣物近来明显减少且愈发陈旧,印证了其处境日益艰难;又如,他听到运送货物的老太监抱怨说京营换防,某些将领的亲兵衣物送洗数量有变,暗示着军队的调动。
这些信息看似微不足道,但朱橚凭借对历史的模糊记忆和逻辑分析,往往能拼凑出一些有价值的背景信息。他像一只织网的蜘蛛,耐心地收集着每一根丝线。
然而,这条情报线极其脆弱。终于有一天,小粟面色凝重地悄悄告诉平安:浣衣局那边风声突然紧了,内官监加派了人手巡查,以往常用的几个隐蔽传递点可能不再安全。
朱橚心中一惊,知道杜安道可能已经察觉到些许异常,开始收紧对宫禁各处的控制。他立刻下令暂停一切主动传递,进入静默状态。
外部情报来源暂时中断,“夜枭”的翅膀仿佛被捆住。朱橚意识到,不能完全依赖小柱子一条线,必须开发新的资源和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