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突如其来的急症,如同一声惊雷,炸响了坤宁宫刚刚恢复不久的宁静。虽然经过太医的紧急施治,剧烈的咳喘暂时平息,但病势并未如预期般迅速好转,反而转为持续的低热和缠绵的咳嗽,人也因此迅速消瘦下去,精神萎靡不振。
朱元璋的焦虑肉眼可见地增长。他几乎每日都要亲至坤宁宫探视,太医院的压力达到了顶点。以吴院使为首的太医们轮番值守,汤药、针灸、艾灸……各种手段轮番上阵,但马皇后的病情却始终反复,时好时坏,仿佛有什么东西顽固地盘踞在她体内,消耗着她的元气。
朱橚的心也随着母亲的病情起伏而备受煎熬。他寸步不离地守在榻前,亲自尝药,细致地记录母亲每一次体温变化、咳嗽的频率和痰液的性状。凭借远超时代的医学知识,他隐隐觉得母亲的病并非普通风寒那么简单。症状的顽固、对抗生素(虽然只是汤药)反应不佳、以及持续的消耗热,都指向了某种更棘手的感染,甚至可能是肺炎。
他几次忍不住想向刘纯提出更激进的治疗方案,比如加大某些清热消炎药材的剂量,或者尝试一些未被广泛认可的方剂组合,但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他不能。在父皇和整个太医院的严密关注下,任何超出常规的提议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怀疑和风险。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医们用着相对保守的方子,内心焦灼如火烤。
更让他不安的是,就在马皇后病倒后不久,东宫也传来消息,太子朱标因连日操劳,加之忧心母后病情,也感染了风寒,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已卧床休养。
消息传来时,朱橚正在给母亲喂药,手猛地一颤,药汁险些洒出。
大哥也病了!
同样的症状!时间如此接近!
巧合?还是……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毒蛇般窜入他的脑海,让他遍体生寒。
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仔细回想。母亲宫中的饮食用药他都暗中留意过,并无明显异常。大哥那边,他之前也通过刘纯暗中关照,按理说不该出问题。但如果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或者某种潜伏期较长的感染,那么……
“橚儿……”马皇后虚弱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她微微睁开眼,看着儿子紧蹙的眉头和苍白的脸色,费力地抬起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莫要担心……娘没事……就是年纪大了,恢复得慢些……你去看看你大哥……他身子本就劳碌,莫要……莫要再累坏了……”
都到了这个时候,母亲心里惦记的还是儿女。
朱橚鼻尖一酸,连忙低下头,哑声道:“娘,您放心,大哥那边有太医看着,不会有事的。您好好歇着,儿臣就在这里陪您。”
他不能走。母亲的病情同样凶险,他必须守在这里,时刻关注着任何细微的变化。
然而,内心的恐慌却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如果母亲的病和大哥的病真的存在关联,如果这不是简单的风寒,而是一场针对皇室核心成员的、更加隐蔽的生物学攻击……那么幕后黑手的目的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是谁?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谁又能有如此手段,能突破宫廷的重重防护?
淮西勋贵?他们与太子关系密切,似乎没有动机。文官集团?他们更希望稳定的继承秩序。其他藩王?……朱橚的心猛地一跳,不敢再想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朱橚是在极度的焦虑和警惕中度过的。他一方面精心照料母亲,另一方面则通过刘纯,更加严密地监控着东宫的用药和治疗情况,同时让“夜枭”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秘密调查近期宫中疾病流传的源头,以及是否有任何异常的人员或物品流动。
调查进行得极其艰难,进展缓慢。宫廷太大,人员太杂,时间过去已久,很多痕迹早已消失。
就在朱橚几乎要绝望之时,“夜枭”通过一个极其偶然的渠道,截获了一条模糊的信息——一个负责清洁御花园某处偏僻角落的老宦官,前几日酒后曾向同乡抱怨,说年前大雪时,曾有几个面生的内侍模样的人,鬼鬼祟祟地在那边丢弃过几个扎紧的麻袋,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还有股怪味。他当时怕惹事,没敢声张,后来也就忘了。
御花园!偏僻角落!年前大雪!时间点恰好与宫中开始出现零星病例吻合!
朱橚的心脏狂跳起来。他立刻下令,让“夜枭”不惜一切代价,找到那个老宦官,问清具体位置,并设法秘密勘察那片区域!
命令发出的当天夜里,马皇后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高热骤起,呼吸变得极其困难,意识也开始模糊!
坤宁宫瞬间乱作一团!太医们冲进冲出,脸色惨白。朱元璋闻讯连夜赶来,守在榻前,握着发妻滚烫的手,脸色铁青,眼中布满了血丝和一种近乎疯狂的恐惧。
“救不了皇后,朕让你们全都陪葬!”帝王冰冷的咆哮在殿内回荡,让所有太医和宫人都瑟瑟发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