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不敢!儿臣只是误打误撞,侥幸忆起!能对母后病情有益,儿臣万死亦甘心!”朱橚连忙叩首,声音哽咽,将功劳推得一干二净,只强调孝心和侥幸。
朱元璋不再追问,只是淡淡道:“起来吧。回去好生歇着,你母后那边,还需你多尽心。”
“是,父皇。”朱橚叩头谢恩,起身时,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他知道,这一关暂时过去了,但父皇心中的疑云,绝不会散去。
就在朱橚应对父皇盘问的同时,一场无声的风暴也席卷了太医院。
皇后病危时,朱橚那番“瘴疠”之说和之后指向明确的挖掘命令,虽救了急,却也狠狠打了整个太医院的脸——他们一群杏林国手,竟不如一个看杂书的皇子能找到病根?
尤其是当皇后服下那剂猛药后病情居然真的出现转机,更让某些资深太医面上无光。虽然嘴上不说,但一种微妙的、混合着嫉妒、羞愤和轻视的情绪开始在太医院内部滋生。他们认为五皇子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走了狗屎运,其所言必定是荒诞不经的歪理邪说,岂能与正统医道相提并论?
这种情绪,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他们对朱橚的态度。当朱橚之后试图再通过刘纯,委婉地提出一些关于皇后后续调理、防止复发(如建议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餐具隔离消毒等)的细微建议时,遭到了吴院使等人礼貌而坚定的拒绝。
“殿下孝心可嘉,然娘娘凤体贵重,用药调养还需遵循太医院章程,稳妥为上。”吴院使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却彻底关上了沟通的大门。
刘纯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能感觉到同僚们对五皇子那种隐形的排斥,自己也因此受到了一些冷眼。
朱橚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心中无奈却也只能接受。他深知,自己这一次的“僭越”,虽然可能救了母亲,却也彻底得罪了把持着医学话语权的太医院正统。未来再想通过这条线做些什么,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唯一的慰藉是,母亲的病情在经历了最初的凶险后,终于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好转。高热彻底退去,咳嗽减轻,虽然依旧虚弱,但已能少量进食,神志也清醒过来。
朱元璋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对朱橚的态度也似乎缓和了不少,甚至又赏赐了些东西。但朱橚却丝毫不敢放松。他清楚地记得父皇那探究的目光,也记得太医院那无形的壁垒。
经此一役,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依靠他人终是镜花水月,即便是皇帝的宠爱和太医的技艺,也充满了变数和制约。他必须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不受制于人的力量。
“夜枭”,必须更快地成长起来!
他不再试图通过刘纯传递任何建议,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开封基地的远程指挥中。指令变得更加频繁和具体,要求“鸮七”加速对常见感染疾病的药剂研发和储备,要求“鸮五”加强应对突发状况的实战演练,甚至开始秘密搜集和整理河南乃至整个北方的山川地理、物资储备、兵力分布等信息——这些,已隐隐超出了“药铺护卫”所需的范畴。
他知道自己在冒险,在父皇画下的红线上跳舞。但他没有选择。母亲的病危如同一记警钟,提醒他命运的残酷和时间的紧迫。
他就像一株在巨石缝隙中求生的劲草,疾风过后,非但未被摧折,反而将根须更深地扎入冰冷的土壤,沉默而顽强地向着有光的方向,延伸而去。
而紫禁城的天空,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雷暴之后,似乎暂时恢复了平静。但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感觉到,那平静之下,愈发深沉的暗流涌动。
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之中。
(第五十二章 完)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