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金风送爽,本该是收获与祥和的季节,然而大明帝国的权力核心却暗流涌动。太子朱标奉旨前往中都凤阳祭祖的行程已然确定,圣旨明发天下,谕令沿途州县妥善迎候,河南都指挥使司派兵协防,并特意点名开封周王朱橚“熟知地方情形”,“随行辅佐,照料太子起居安康”。
这道旨意传到开封周王府时,朱橚正在编纂局内核对一批新送来的药材样本。听完王府长史诵读的圣旨内容,他握着药材的手微微一顿,随即面色如常地谢恩接旨。
长史退下后,书房内只剩下朱橚一人。他缓步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开始泛黄的梧桐,目光深沉。
父皇此举,意味深长。
让他随行照料太子,表面上看是信赖与恩宠,是对他“医道”的认可。但朱橚深知,在经历了黑石岭事件、自己麾下力量若隐若现地介入之后,父皇对他的猜忌只增未减。这次随行,与其说是信任,不如说是一次更近距离的审视和试探。
太子出巡,仪仗浩大,安保森严,但同时也是危机四伏的险途。历史上多少变故发生在巡幸途中?各地的利益集团、潜在的反对势力,甚至……那些对太子之位抱有野心的兄弟,都可能利用这个机会。父皇让他随行,是否也有借他之手,为太子扫清一些暗中障碍的意图?成功了,是太子洪福齐天,父皇圣明烛照;失败了或出了纰漏,那他朱橚就是现成的替罪羊!
更何况,大哥朱标……他的身体状况,没有人比朱橚更清楚。近年来监国理政,夙兴夜寐,朱标本就算不上强健的体魄更是损耗颇大,时有小恙。长途跋涉,祭祖典礼,接见地方官员,这一路辛劳下来,能否吃得消?万一病倒途中,他这位负责“照料”的弟弟,又该如何自处?
想到此处,朱橚感到肩上的压力重若千钧。这分明是一步险棋,一步走在父皇精心布置的钢丝之上的险棋。
他沉吟片刻,转身回到书案前。“蛰伏”的策略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做出调整。他不能完全被动。
“鸮二。”他对着空无一人的书房低声道。
片刻后,书架无声滑开,鸮二的身影悄然出现:“王爷。”
“大哥巡幸凤阳的路线图,尽快搞到一份最详细的,包括预定的驻跸地点、停留时间。”朱橚吩咐道,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让我们的人,提前一步,暗中勘察沿途地形。尤其是那些易于设伏、或是人员混杂的险要地段、繁华市镇,要格外留意有无异常。记住,只是观察记录,非我命令,绝不可有任何行动,更不可暴露行踪。”
“是,王爷。”鸮二立刻领命,但眼中闪过一丝疑虑,“王爷,陛下此次让您随行,恐怕亦有试探之意,我们如此动作,是否风险过大?”
朱橚摇了摇头,目光锐利:“正因是试探,我们才不能毫无准备。若真有事发生,而我们全然不知,那才是最大的失职和危险。我们要做的,不是干预,而是‘看见’。唯有看得足够远,足够清,才能在风雨来时,知道该向何处躲避,或是……该如何在最关键时刻,护住最该护住的人。”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另外,从‘铁爪’中挑选两名最顶尖的好手,要绝对可靠,身手敏捷,尤其擅长潜行与应急反应。让他们混入王府此次随行的护卫队伍中,不必担任要职,只需在最外围即可。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眼睛始终盯着大哥的銮驾,一旦出现任何突发险情,不计代价,优先确保大哥安全。”
鸮二心中一震。这是要将最核心的护卫力量提前布置出去!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郑重应道:“属下明白!必挑选最得力之人!”
“去吧,一切务必隐秘。”朱橚挥了挥手。
鸮二的身影再次融入阴影之中。
朱橚独自坐在书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他知道,自己这番布置同样风险极大。父皇的检校、锦衣卫的暗探绝非等闲,一旦被察觉他私下调动人手,甚至将精锐安插入太子仪仗,那便是百口莫辩的大罪。
但他别无选择。他不能拿大哥的安危去赌。即便前方是父皇设下的试探之局,他也必须往里跳,并且要跳得漂亮,跳得让父皇抓不住任何把柄,还要确保大哥万无一失。
这是一种走在刀尖上的平衡。他需要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和价值,让父皇觉得“此子虽有不轨之嫌,但于太子尚有用处”,同时又不能展现出任何威胁性,不能越雷池一步。
“大哥……”朱橚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与坚定,“这一次,我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
---
与此同时,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内。
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太子朱标侍立在旁,汇报着巡幸凤阳的准备工作。
“父皇,沿途州县均已接到谕令,一应迎候事宜皆已安排妥当。河南都指挥使司也已调派精兵,负责外围警戒。儿臣……儿臣想让五弟随行,他精通医理,有他在旁,儿臣也能安心些。”朱标语气温和,带着对弟弟的信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