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凝在鸡舍的铁丝网眼上,阿伊莎已经抱着账本站在育雏区门口。淡巧克力色的皮肤沾了点稻壳,光溜溜的头皮裹着条红色发带——那是她自己编的,没有戴假发,反而透着股利落劲。“老板,昨天的鸡蛋损耗降到百分之一了。”她把账本递过来,纸页上的字迹比往常更挺括,“纸托和减震垫效果很好,马库老板还追加了三百斤订单。”
李朴蹲在地上,指尖划过防震纸托里的鸡蛋,蛋壳泛着温润的粉光。王天星走了三天,阿伊莎没提过一句私事,只把汽配店的账目理得清清楚楚,连带养鸡场的配送调度也接了过来。“辛苦你了。”李朴站起身,拍掉裤腿上的碎草,“鸡蛋稳定了,我想调研下本地禽类市场,看看能不能加些品类。”
萨米抱着计算器跑过来,黑框眼镜滑到鼻尖:“老板,我算过!要是加品类,饲料成本能摊薄,但要考虑运输和屠宰许可。”卡姆叼着根茅草从外面进来,工装口袋里揣着张皱巴巴的市场地图:“我跟达市菜市场的摊主熟,我带你们去!那边早市最热闹,什么禽类都有!”
轻卡驶离养鸡场时,太阳刚爬过芒果树梢。沿海公路的柏油路面被晒得发软,车窗外的凤凰木投下斑驳的影,偶尔有穿彩色坎肩的小贩扛着香蕉走过,吆喝声裹着海风飘进车厢。阿伊莎靠在车窗上,忽然指着远处的滩涂:“那是火鸡群,本地农户散养的,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只。”
李朴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滩涂上站着十几只硕大的禽类,羽毛呈深褐带青铜色光泽,颈上挂着松弛的肉垂,走路时脑袋一点一点,像扛着沉重的盔甲。“这么大?”他惊得坐直身体,在国内动物园见过的火鸡都圈在笼子里,远没有这么壮实,“国内这是保护动物,不能吃的。”
阿伊莎笑了,发带在风里飘:“在坦桑,火鸡比家鸡还普通。肉质紧实,烤着吃最香,达市的婚宴都少不了烤火鸡。”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手腕上的银镯子——那是王天星送的,她没摘,也没再戴过那顶真发,“我爸的货轮靠港时,船员都要带两只火鸡回去。”
达市菜市场的入口挤得水泄不通。红色的塑料桶里泡着鲜鱼,鱼鳞在阳光下闪着银亮的光;堆成小山的芒果散发着熟甜,摊主用斯瓦西里语高声叫卖;穿白色长袍的阿拉伯商人蹲在香料摊前,指尖捻着红辣椒面,呛得打喷嚏。卡姆熟门熟路地拨开人群:“跟紧我,禽类区在最里面!”
刚走到禽类区,一阵低沉的“咕咕”声就撞进耳朵。李朴抬头,瞬间被摊位上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铁笼里站着的火鸡比他想象中还大,成年的火鸡快有半人高,翅膀展开能遮住摊主的上半身,颈上的肉垂随着呼吸晃悠,像挂着两颗暗红色的灯笼。“这一只得有三十斤吧?”李朴伸手比了比,指尖离铁笼还有半尺,火鸡突然扑腾翅膀,羽毛扫过他的手背,粗硬像砂纸。
摊主是个满脸络腮胡的黑人老汉,叫奥马尔,看见李朴的反应笑得直拍大腿:“中国老板第一次见火鸡?这只是中等的,最大的能有四十斤!”他打开铁笼,伸手抓住一只火鸡的翅膀,火鸡挣扎着发出“咯咯”的叫声,肉垂涨得通红,“你看这肉质,比家鸡香十倍,本地人都爱买!”
李朴掏出手机,翻出国内保护动物名录的截图,指着上面的火鸡:“在我们国家,它受保护,不能买卖,更不能吃。”奥马尔凑过来看了看,摇着头摆手:“坦桑不一样,火鸡繁殖快,到处都是。农户散养在草原上,吃草籽和虫子,成本比家鸡还低。”他掂了掂手里的火鸡,“这只卖两万先令,比家鸡贵五百先令,逢年过节还要涨价!”
萨米掏出计算器,指尖飞快跳动:“老板,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六十块,三十斤的话,比咱们的鸡肉便宜。”他推了推眼镜,指着火鸡的爪子,“你看这爪子粗壮,跑得多,肌肉肯定结实。要是咱们养殖,饲料转化率应该不低。”
往前走了两个摊位,一阵更清脆的“咯咯”声传来。李朴抬头,眼睛又直了——铁笼里的禽类羽毛呈灰褐相间的斑点,像披了件迷彩衣,脑袋小而尖,头顶有撮红色的冠子,体型比火鸡小些,但比家鸡壮实。“这又是啥?”他蹲下身,看着羽毛上的斑点像珍珠串,忽然反应过来,“珍珠鸡?!”
“对!珍珠鸡!”摊主是个穿花裙子的女人,叫法图玛,手里正拔着珍珠鸡的羽毛,动作麻利,“这个比火鸡还受欢迎,肉质嫩,适合做咖喱。早上刚杀的,你闻闻,多新鲜!”她把拔干净的珍珠鸡递过来,鸡皮呈淡粉色,肌理细腻,“比火鸡便宜,一万五先令一只,家家户户都买得起。”
李朴的手指抚过珍珠鸡的羽毛,斑点坚硬有光泽,像撒了层碎珍珠。他想起国内的动物园,珍珠鸡被圈在珍稀鸟类区,挂着“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的牌子,游客只能远远看。可在这里,它被堆在铁笼里,旁边还摆着刚拔下来的羽毛,要论斤卖做装饰品。“这在国内也受保护。”李朴的声音有些发飘,“没想到在坦桑,能随便上餐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前往非洲请大家收藏:(m.2yq.org)前往非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