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负异术”、“前朝余孽”的恶毒流言,如同附骨之疽,再次悄无声息地在宫墙内外蔓延,精准地刺向云澈最致命的软肋。与此同时,星辰龟甲传来的、代表血光之灾的辅星亮起,更让她如芒在背,寝食难安。康熙虽因献药之功暂时未加追究,但那深邃目光中的审视与那句“天意仍在朕这一边”的深意,始终像一把悬顶之剑。她知道,表面的平静之下,致命的危机正在加速酝酿。
果然,数日之后,种种迹象表明,一场针对她出身和过往的秘密调查,正在以更高的级别、更隐蔽的方式展开。承乾宫周围的陌生眼线增多了,一些服役多年的老宫人被内务府以各种名义调离,换上了背景模糊的新面孔。裕亲王来“探望”胤禛的次数增多,闲谈间总是不经意地提及江南风物、佟佳氏旧事,看似关怀,实则试探。甚至康熙休养期间,批阅奏折时,偶尔会向近侍问起前朝档案整理的情况,目光偶尔会掠过承乾宫的方向。
这一切,云澈通过星辉感知和铃铛儿、福安等人小心翼翼打探来的消息,拼凑出了清晰的轮廓:康熙并未真正放下疑心,他正在动用力量,彻查她的底细!目标直指她无法言说的秘密——璇玑阁传承和可能存在的“异术”!
巨大的压力如同乌云压城。云澈深知,一旦康熙查出蛛丝马迹,等待她的将是万劫不复。她必须想办法应对,但这一次,敌人是九五之尊,任何直接的对抗或辩解都是徒劳的。她唯一的生机,或许在于胤禛,在于巩固他们母子“无辜、受害、且对皇权绝对忠诚”的形象,并设法干扰或误导调查的方向。
她的“发明创造”和亲子互动,因此被赋予了更深层、更隐晦的战略意义——不再是单纯的启蒙或安抚,而是塑造形象、传递信息、甚至进行心理防御的武器。
她开始有意识地强化胤禛“纯孝、依赖、且因流言备受困扰”的公众形象。每日例行去皇后宫中请安时,她会让胤禛亲手捧着一小碟自己“发明”的、看似简单却寓意“平安康泰”的茯苓山药糕,说是“阿哥惦念皇额娘,亲手为额娘挑选的点心”。她教胤禛用稚嫩的声音说:“胤禛祝皇额娘身体安康。” 孩子天真无邪的孝心,是对“不祥”流言最有力的反击。
在承乾宫内,她的互动更侧重于培养胤禛的“钝感力”和“专注力”,以应对外界潜在的恶意窥探和流言侵扰。她设计了一种需要极耐心和专注的“分豆游戏”:将红豆、绿豆、黄豆混在一碗米中,让胤禛用一双特制的、头端较钝的小玉筷,一颗颗将不同颜色的豆子分拣到不同的小碟子里。
“禛儿看,这些豆子混在一起,就像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话,”云澈用最浅显的语言引导,“我们不用管它们,只专心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把一样的豆子挑出来,心里就清静了,对不对?”
胤禛起初觉得困难,但在云澈的鼓励下,渐渐能安静地坐上一刻钟,小眉头微蹙,认真地分拣。这游戏不仅锻炼了他的精细动作和耐心,更是在潜移默化地教导他忽略噪音、专注内心的处世之道。
同时,云澈也开始尝试一种极其冒险的 “信息渗透” 。她无法直接向康熙喊冤,但可以通过胤禛,传递某种“被陷害”的微弱信号。她不再避讳谈论流言,而是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释”:“禛儿,外面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娘娘和禛儿,会说一些不好的话,想让我们不开心。但我们知道自己是好的,对不对?就像有人想弄乱我们的豆子,但我们不理他,慢慢把豆子分好,他就没办法了。”
她甚至“发明”了一种简单的“护身符”绘制游戏。她用朱砂调了淡淡的颜料,让胤禛用毛笔在裁好的小方纸上,画上最简单的圆圈或波浪线,称之为“开心符”和“勇敢符”,然后贴在床头。
“这是禛儿自己画的符,能赶走坏心情和害怕。”她赋予孩子主动对抗负面情绪的能力。这看似幼稚的举动,若被康熙的眼线探知,或许会加深“母子备受流言困扰、只能依靠幼稚方法自我安慰”的印象,从而间接削弱“身负异术”的嫌疑——一个真会异术的人,何需如此?
这些用心良苦的互动,让胤禛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云澈应对危机的一道特殊屏障。孩子纯净的依赖和逐渐展现的沉稳,本身就是对阴谋最有力的驳斥。
然而,云澈的内心远不如表面看起来平静。星辰龟甲持续的预警和外界步步紧逼的调查,让她意识到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她开始秘密整理一些最基本的生存知识,用讲故事的方式灌输给胤禛,如如何辨认可食用的野果(通过描述形状气味),如何寻找水源,如何保持体温,美其名曰“听老祖宗讲古时候人怎么在野外生活”。这是她作为母亲,在绝望中为孩子铺设的最后一道微薄的安全线。
就在这内外交困之际,一天深夜,云澈例行用星辉之力温养星辰龟甲时,龟甲突然剧烈震动,那幅星图中,代表她自身的主星旁,不仅血光辅星更亮,另一颗原本代表“隐秘”或“传承”的辅星,竟闪烁不定,仿佛受到某种力量的牵引和窥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请大家收藏:(m.2yq.org)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