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网下方的影子又动了。
楚河没动,手里的霰弹枪枪口压低,贴着膝盖外侧。他刚才已经让刀疤李用纳米虫群手套扫过三层空间,反馈是“无实体攀爬痕迹”,可那影子不是静止的,它在缓慢起伏,像呼吸。
“林玲,”他对着跃迁手环说,“接通平台电路,开灯。”
“信号弱,只能维持局部供电。”声音从手环里挤出来,断了一截,“优先区域?”
“通风口两侧,十米内。”
三秒后,头顶两盏应急灯闪了两下,亮起昏黄的光。混凝土墙上的青苔显出灰绿色,湿漉漉地贴在表面。没人说话,几个幸存者蜷在角落,眼神空洞,其中一个女人正用指甲刮自己的手臂,皮破了也不停。
楚河走过去,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女人抬头,瞳孔缩成针尖。
“影子……在爬。”她说。
他知道这是孢子残留的后遗症。上一段管道里的粉色雾气没彻底清除,只是被干扰雾压了下去。现在它在脑子里扎根,长出幻觉。
“没有影子。”他说,“闭眼。”
女人没听,嘴角抽动,喉咙里发出咯咯声。楚河松开她,转向刀疤李:“把她绑起来,别松。”
刀疤李点头,从战术背心里抽出绳索。楚河转身走向通风口,手电光扫过墙体。霉斑厚得像毯子,底下不知道藏着什么。他抬手,示意刀疤李去清墙。
“加固,”他说,“防藤蔓渗透。”
刀疤李应了一声,抽出电磁脉冲军刀,刀背朝上,开始刮墙。青苔簌簌掉落,露出下面灰白色的水泥。刮到第三下时,声音变了——不是刮擦,是金属震鸣,短促、尖锐,像钟被敲了一下。
刀疤李停手,皱眉。再刮一次,同样的声音。
他后退半步,抬脚踹向墙面。没裂,但那一片青苔整块剥落,露出底下青铜色的板面,冷光泛着,像是刚被擦过。
楚河上前,用手电照。青铜板嵌在墙体内,边缘严丝合缝,表面蚀刻着螺旋纹,中间是一个三角形凹槽,纹路向内收束,形成一个眼状符号。
他目光凝重:“这是深红之眼。”
林玲的声音立刻响起:“拍摄中,上传数据库比对。”
楚河没动,盯着那符号。他记得它——在蓝莓田地下,那块半埋的石板上,一模一样的图案。当时没在意,只当是某个实验室的标记。现在它出现在地下三层,嵌在混凝土里,像是被刻意封存。
“老周,”他按下通讯键,“收到没有?”
几秒后,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收到了。材质……不是地球冶炼工艺。”
“什么意思?”
“铜锡比例不对,含微量铱和钯,晶体结构呈六方密堆……这种合金,二十世纪没人能做出来。”
楚河沉默。老周的判断他信。那老头活了一百多年,见过太多不该存在的东西。
“还有,”老周顿了顿,“我这边信号不对劲。最近多次检测到异常电磁信号,频率与历史上某些重大事件相关联。”
“什么信号?”
“我的卫星电话……刚自动开机了。”
“说什么?”
“日语。气象预警。‘关东地区预计强震,震级预估七点五以上,时间——1923年9月1日’。”
楚河盯着那块青铜板。1923年。百年前的预报。现在不可能收到这种信号,除非……
“切断所有非必要设备。”他下令,“关掉手环外接端口,林玲,断开公网。”
指令传下去,跃迁手环陆续进入离线模式。平台陷入半黑,只剩通风口那两盏灯还亮着。老周的声音断续传来:“信号……还在……不是广播……是点对点传输……像是从某个节点直接推过来的……”
“频谱分析做了吗?”
“做了。音频里藏了二进制脉冲。解出来一组经纬度——北纬35.68,东经139.76,深度地下三百米。东京。”
楚河没说话。东京。另一个“深红之眼”标记点。不是巧合。这是网络,一张埋在地下的网,而他们刚刚碰到了其中一个节点。
“林玲,”他说,“调出第3章蓝莓田石板的影像。”
影像传回,全息投影在手环上展开,通过比对确认是同一系统。
“同一系统。”他说。
老周的声音低了下去:“这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比八门还早。”
话音落下的瞬间,楚河视网膜上的“文明筛选器”突然激活。一层半透明界面浮起,将青铜板的纹路解析成三维结构,展开成一片星图残片,八处光点分布在不同位置,其中三处亮着红光——当前坐标、东京,还有一处在南美雨林深处。
“激活点在增加。”他说。
“不是激活,”老周纠正,“是共振。你们碰了节点,它开始回应。下一个信号可能更强。”
楚河盯着那星图。三处亮起,意味着三块板被触发。他们不是第一个发现的。
“谁在接收这些信号?”他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末世建联邦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在末世建联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