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日,陆青禾并未虚度。
他仔细研读了百虫老人给予的玉简。玉简内信息量不小,除了沉月泽的简略地图和月光苔的详细图样,还记载了数种可能遭遇的水生妖虫信息,如能喷射腐蚀水箭的“酸液蟾蜍”、擅长编织陷阱水网的“缠丝水蛛”,以及一种群居、牙齿锋利的“铁齿银鱼”。
更重要的是,玉简后半部分,竟然真的记载了一些基础的御虫心得!虽然远不如《御虫古经》玄奥深邃,却胜在系统、实用,恰恰弥补了陆青禾自行摸索的许多空白。
比如,如何根据不同灵虫的特性,构建更稳固的精神链接;如何通过观察灵虫甲壳光泽、活动频率、气息强弱来判断其状态与成长阶段;甚至还有一些简单通用的,利用特定草药、矿物粉末调配“虫粮”的方子。
陆青禾如获至宝,对照着古经中晦涩的部分,许多原本模糊的地方豁然开朗。他尝试着按照玉简中的一种“固魂香”的方子,购买了少量便宜材料,研磨成粉,在修炼《蕴灵篇》时点燃。果然,精神更容易集中,与金线之间的沟通也顺畅了一丝。
这让他对百虫老人的承诺更添了几分期待。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清晨,坊市西门。当陆青禾赶到时,百虫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依旧是那副不修边幅的模样,肩头的碧玉螳螂却精神抖擞,复眼冷冷地扫视着周围。
“还算守时。”百虫老人瞥了他一眼,目光在他腰间的陶罐和明显凝实了一分的气息上略作停留,微微颔首,“看来这三日你没闲着。走吧。”
两人离开坊市,展开身法,向西而行。百虫老人看似步伐随意,速度却极快,陆青禾需全力运转灵蕴才能勉强跟上。
路上,百虫老人似乎心情不错,难得主动开口:“小子,你可知何为虫师?”
陆青禾恭敬回答:“晚辈愚见,应是驾驭灵虫,辅助修行与对敌之人。”
“驾驭?”百虫老人嗤笑一声,摇了摇头,“肤浅!若只知驾驭,与那些驱使妖兽的驭兽师有何区别?充其量算个‘玩虫的’。”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傲然:“真正的虫师,视灵虫为道友,为弟子,甚至为自身大道的延伸!我们研究虫性,理解其生命韵律,引导其进化潜能。天地万虫,各有其道。有的擅攻,有的擅守,有的擅毒,有的擅幻,更有甚者,能感应吉凶,能吞吐日月精华……虫师之道,在于汇聚万虫之长,融于己身,窥探生命本源之妙!”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陆青禾脑海中炸响。他一直将《御虫古经》视为强大的工具和法门,却从未站在如此高度去思考。百虫老人的理念,竟与古经开篇所述的“灵虫非奴仆,乃道途之侣”隐隐契合,但阐述得更为宏大、更为具体。
“多谢前辈指点!”陆青禾心悦诚服,这一句话,胜过他多日苦思。
百虫老人见他悟性不错,继续说道:“你那破金蜈,潜力不俗。破法金光乃其天赋,但若想更进一步,需辅以‘庚金之精’或‘锐金石’淬炼其躯,同时喂食蕴含锋锐之气的金属性妖虫内核,方可激发其更深层的‘无坚不摧’之特性。若有机缘,将来甚至有望蜕变为‘百毒不侵、万法难近’的金蜈之身。”
陆青禾听得心驰神往,连忙将这些信息牢记于心。这些都是《御虫古经》中未曾提及的、具体的培养方向。
“当然,灵虫培养,耗费资源极巨。”百虫老人话锋一转,给他泼了盆冷水,“越是潜力巨大的灵虫,所需资源越是稀有珍贵。你这破金蜈,现在看着还能用普通毒物喂养,等它再成长一些,寻常东西怕是看都不看一眼了。所以,灵石、贡献、机缘,一样都不能少。”
陆青禾深以为然,摸了摸怀中仅剩的几块灵石,压力陡增。
两人一路交谈(主要是百虫老人说,陆青禾听),关系拉近了不少。陆青禾对这位看似邋遢不羁的前辈,产生了真正的敬意。
约莫两个时辰后,前方的景象陡然一变。
一片望不见尽头的沼泽出现在眼前。水泽弥漫,雾气昭昭,空气中充斥着水腥与腐植混合的沉闷气息。这里的树木大多低矮扭曲,许多浸泡在浑浊的水中,枝干上挂满了湿漉漉的苔藓。光线透过浓厚的雾气,变得惨淡而朦胧,这便是沉月泽。
“跟紧我,注意脚下和水里。”百虫老人神色稍显凝重,肩头的碧玉螳螂前肢微微抬起,进入警戒状态。
陆青禾也打起十二分精神,让金线从陶罐中探出半个身子,警惕地感知着四周。
踏入沼泽,脚下是松软湿滑的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百虫老人似乎对这里颇为熟悉,选择的路径都相对坚实。他时不时会停下,指出一些看似寻常、实则危险的陷阱,比如看似草甸、实则下方是深不见底泥潭的“浮萍陷”,或是缠绕在枯枝上、含有神经毒素的“麻痹水藤”。
按照玉简地图所示,月光苔生长在沉月泽深处几处特定的、终年笼罩在特殊月华阴气的水域岸边或沉木之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万虫仙途请大家收藏:(m.2yq.org)万虫仙途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