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清晨推开村委会的门,公告栏上的文明公约,刚刷了新浆糊。李二狗蹲在墙角,正用抹布擦掉昨夜不知谁划的歪斜刻痕。他抬头看了眼陈默,没说话。只是把抹布拧干,继续沿着边角擦拭。
花田那边传来动静。林晓棠带着几个孩子在补波斯菊,每家认领一垄,名字写在小木牌上插在地头。前两天的倒春寒冻坏了一片花苗,陈默从公共事务基金里拨了八百元,当天就把新苗运了回来。没人再问“种花能当饭吃”,因为账目清清楚楚贴在公告栏第三行:苗木采购,实付786元,经手人李二狗,验收人林晓棠。
赵铁柱在民宿最后一间客房里接电线,嘴里叨着半截铅笔。水电图纸是他自己画的,但村里电压不稳,空调和热水器总跳闸。他正蹲在墙角拆配电箱,裤兜里的手机响了。
“老同学打来的。”他走出来,把手机递给陈默,“说他带朋友来玩,一个是搞文旅的,一个做生态农业,都在车上等着了。”
陈默接过电话,那边声音嘈杂。“陈默啊,我们已经到镇口了!听说你在这儿搞出名堂了,必须来看看。人不少,六辆车,三十多个,能住下吧?”
“能住。”陈默说,“民宿五间房,村民空房还能腾出七八间,饭也管。”
“太好了!你准备准备,我们两小时到。”
电话挂断,,赵铁柱皱眉:“三十多人?现在这条件,热水都未必够。 ”
“够不够都得接。”陈默掏出笔记本,“先调人,铁柱你带两个电工,把每户的热水电压在核一遍。哓棠那边,把培训过的村民都带上,分组轮班。”
林晓棠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叠新印的记录本。“已经安排了,清洁组、接待组、餐饮组,都是上过培训课的。今天起,每户接待游客,必须登记服务内容,月底统一结算。”
“还得有标准。”陈默翻到笔记本一页,“热水温度不低于四十度,床单必须一日一换,餐食留样四十八小时,谁出问题,谁负责。”
林晓棠点头,把记录本分下去。
李二狗走过来,手里拎着一捆尼龙绳。“民宿门口那片菜地,得围起来。刚才有小孩跑进去踩了青菜,李老头差点动手。”
“围。”陈默说,“但别拦死。划出一小块当体验区,让游客摘菜,收点费,给李老头当损失。”
“他肯。”林晓棠问。
“肯。”陈默说,“昨天议事会上他没反对制度,说明心里松动了。这种事,得让他自己提出来才算数。”
中午前,花田边立起了木牌:游览区和生产区,箭头分明。李二狗带着三个年轻人,把旧竹篱拆了重编,围出一块二十平米的菜园,挂上“亲子农趣角”牌子,下面写着:采摘收费五元,所得归农户。
第一辆车进村时,太阳正斜。车门打开,七八个穿着冲锋衣的人下车,举起手机四处拍。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直奔花田,蹲下捏了捏泥土,回头喊:“这土质真不错!你们看这有机质含量!”
陈默迎上去,握手寒暄。老同学拍着他的肩膀:“没想到你真干成了。”
“刚起步。”陈默说,“房间都收拾好了,先安顿人,饭一会儿就好。”
村民家的灶火陆续升起。腊肉、野菜、土鸡,都是自家产的。一个小孩端着碗追鸡,差点撞翻灶台,被母亲一把拉住。旁边游客笑着拍照,说“这才是乡下味”。
晚饭后,陈默召集民宿协管会。林晓棠拿出记录本:“五间房全部住满,村民家接待了十二人。餐饮收入合计一千六百元,按比例分到各家。”
赵铁柱咧嘴:“比我工地上干一天强。”
“这才刚开始。”陈默说,“但问题也出来了。”三户人家反映游客乱扔垃圾,烟头都扔到菜地里。
林晓棠翻到一页:“还有两个孩子踩菜,农户有意见,虽没有闹大,但得有规矩。”
“明早贴告示。”陈先生说,“文明公约加一条,禁止进入未开发区域,违者取消采摘资格。”
李二狗突然开口:“我带人巡。”
所有人都看他。
“晚上八点后,我和柱子他弟、王家老三,轮班。捡垃圾,也劝人。”他顿了顿,“公告栏我天天擦,村里干净了,才算真改了。”
没人笑他。上个月他还蹲在村口抽烟没人理,现在他站在灯下,说话有回音。
第二天一早,文明公约更新,村民手绘的漫画贴在路口:一个小孩往草丛里扔塑料袋,头上打叉;一家人排队进农趣角,每人手里拿着小篮子。李二狗带着巡护队,每人发了竹架子和布袋,早晚各一趟。
游客越夹越多,第三天,一辆大巴停在村口,下来一群摄影爱好者。他们不进民宿,只架三角架拍花田。陈默没拦,让林晓棠带人送了两壶茶。
傍晚结账,摄影队留下三百元茶水费,说“青山村有规矩,不能白喝”。
林晓棠把钱登记进公共账户,抬头对陈默说:“有的人开始问,能不能租地种有机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请大家收藏:(m.2yq.org)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