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殿的封赏余温尚存,京城街头的凯旋喧嚣也未完全散去,但冰冷的现实已如北地寒风,无情地吹入了紫禁城的高墙,也吹进了林宸与孙传庭等人的心头。
一、 朝堂博弈,寸步难行
翌日,文华殿内,关于如何赈济灾民、恢复京畿生机的御前会议召开。气氛远比昨日的封赏大典要凝重得多。
户部尚书侯恂首先出列,他面色蜡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陛下,国库……实在已空空如也。去岁陕西大旱,赈灾已耗去大半存银;今岁辽饷、剿饷叠加,早已入不敷出。此次虏寇入塞,京畿州县仓库或被劫掠一空,或为应急支用,如今……如今怕是连维持京城百官俸禄都捉襟见肘了。”他跪伏在地,声音哽咽,“臣无能,恳请陛下治罪!”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手指用力按着太阳穴,眉头紧锁。他知道国库空虚,却没想到已到了这般山穷水尽的地步。
“侯卿且起,”崇祯叹了口气,“国事艰难,非你一人之过。”他将目光投向殿下群臣,“众卿,可有良策,解这燃眉之急?”
周延儒一党官员互相对视,眼神交流间已有定计。礼部侍郎王应熊出列道:“陛下,为今之计,唯有加派赋税,或可暂渡难关。可仿‘辽饷’旧例,于田赋之上,再加征‘剿饷’、‘练饷’,专用于安抚流民、整饬边备。”
此议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沉的反对声。并非所有人都如周延儒党羽般只顾党争,一些尚有良知的官员清楚,再加赋税,无异于竭泽而渔,将把更多勉强生存的百姓逼上绝路。
林宸立刻出列反驳,声音铿锵:“陛下!万万不可!京畿之地,刚遭虏骑蹂躏,十室九空,百姓鬻儿卖女以求生者比比皆是!此时再加赋税,岂非驱民为盗,逼民反乎?昔日陕西流寇之起,前车之鉴未远啊!”
孙传庭亦沉声道:“陛下,林副都所言极是!臣自居庸关返京,沿途所见,触目惊心!田地荒芜,村落成墟,百姓易子而食!此时首要之务,在于蠲免受灾州县钱粮,开仓放赈,使百姓有喘息之机!若行加派,恐未及募得兵饷,而腹心之地已烽烟四起!”
兵部尚书梁廷栋也支持道:“孙部堂、林副都言之有理。稳定京畿,方为根本。加派之事,断不可行!”
周延儒见状,不慌不忙道:“陛下,孙尚书、林副都心系百姓,其情可悯。然不加赋,钱粮何来?难道要坐视灾民饿殍遍野,或任其沦为流寇吗?况且,”他话锋一转,看向林宸,“林副都力主的登州水师、神机新军,所费甚巨。若不行加派,莫非林副都能凭空变出钱粮来供养大军、赈济灾民?”
这一手太极推得极其阴险,将难题又抛回给了林宸。
林宸心中冷笑,知道周延儒这是逼他表态。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陛下,臣确有开源之策,无需加派,或可缓解当前困局!”
“哦?林卿速速道来!”崇祯眼睛一亮。
“其一,追赃助饷!”林宸目光扫过周延儒一党,声音转厉,“此次虏寇入塞,多少官员将领畏敌如虎,拥兵自重,甚至克扣军饷,贪墨肥私?如大同总兵王朴,其麾下参将刘宝献城投降,王朴岂能毫无干系?又如迟迟不至的洪承畴、左良玉等部,其军饷粮草可曾足额发放?其中有无虚冒侵占?臣请陛下,委派得力大臣,彻查此次勤王过程中所有官员将领之账目,追缴贪墨,以充国用!此乃最快之策!”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尤其是与周延儒、杨嗣昌关系密切,或与各地军阀有牵连的官员,脸色顿时变得煞白。林宸此举,是要掀桌子,触动整个既得利益集团!
“林宸!你休要血口喷人!”杨嗣昌气得胡子直抖,“军国大事,岂容你肆意揣测,污蔑重臣!”
“杨侍郎何必激动?”林宸冷冷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若心中无鬼,何惧核查?”
“你!”
“好了!”崇祯喝止了争吵,他心中其实也对那些跋扈的武将和贪墨的文官不满,林宸的提议正中下怀,“林卿此言,不无道理。此事……容朕细思。”他没有立刻答应,深知此事牵涉太广。
“陛下,林副都此乃第二策?”梁廷栋赶紧打圆场,将话题拉回。
林宸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道:“其二,扩大海贸,增收商税!登州、天津两市舶司已初见成效,然规模有限。臣请陛下,准许臣在东南沿海,如宁波、泉州等地,择机增设市舶司,规范海商,收取关税。同时,整顿盐法、茶马贸易,剔除中饱私囊之弊,则岁入必可大增!此乃长远开源之道,胜加派百倍!”
周延儒立刻反对:“陛下!开海之议,争议未息。郑芝龙虽暂退,其势犹在。若贸然增设市舶司,恐再启边衅,得不偿失!且东南士绅海商利益盘根错节,触动甚难,林副都未免想当然了!”
双方再次在朝堂上激烈争论起来。崇祯听着下面的吵闹,只觉得头痛欲裂。他既觉得林宸的方案有道理,又担心实行起来阻力太大,引发动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请大家收藏:(m.2yq.org)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