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的春晨,本该充满生机,但居庸关前弥漫的硝烟与血腥,却让黎明显得格外惨淡。关墙上下,尸骸枕藉,残破的旗帜在晨风中无力地飘动。孙传庭与残余的将士们,已抱定必死之心,准备用最后的热血浸染这座雄关。
一、 关墙鏖兵,忠魂涅盘
“呜——呜——”
低沉而苍凉的号角声再次从清军大营中响起,如同死神的召唤。经过一夜休整(更可能是在调兵遣将),多尔衮麾下的八旗精锐,如同潮水般再次涌向居庸关。这一次,攻势更猛,投入的兵力更多,显然意图一举拿下这座通往京师的最后屏障。
“火炮!瞄准云梯和盾车!放!”孙传庭的声音已经嘶哑得几乎听不见,但他依旧屹立在关楼最显眼的位置,挥舞着令旗。
关墙上仅存的几门火炮发出怒吼,但很快就被清军更密集的炮火压制。无数云梯搭上墙头,悍不畏死的八旗兵口衔利刃,蜂拥而上。
“杀!”尤世威浑身是血,左臂软软垂下,显然已经折断,仅凭右手挥舞着一把卷刃的大刀,如同磐石般守在垛口,他面前堆积的清军尸体几乎成了新的矮墙。
“将军!小心!”一名亲兵猛地推开尤世威,自己却被冷箭射中咽喉。
“兄弟!”尤世威目眦欲裂,怒吼着将一名刚冒头的白甲兵劈下城去。
惨烈的肉搏在每一寸城墙上展开。明军将士们知道已无退路,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往往抱着冲上来的清兵一同坠下高高的关墙。燧发枪早已打光了弹药,变成了沉重的铁棍;箭矢用尽,便拆下城楼的砖木往下砸。
孙传庭也亲自加入了战团,他的剑术虽不及尤世威悍勇,但胜在精准狠辣,专攻敌人要害,身边亲兵护卫更是拼死力战,形成一个小的血肉漩涡。
然而,兵力与体力的绝对劣势,让防线不断被撕开缺口。越来越多的清军涌上关墙,明军被分割、包围,各自为战。
“督师!东面垛口失守!”
“督师!西面箭楼被占!”
坏消息不断传来。孙传庭环顾四周,身边能站着的部下已寥寥无几。他看了一眼尤世威的方向,那位老将背靠着垛口,大刀拄地,浑身插满了箭矢,已然气绝,却兀自怒目圆睁,不曾倒下!
“世威……好兄弟……”孙传庭心中一痛,一股悲怆与豪情涌上心头,他举剑向天,用尽最后力气嘶吼:“大明——万胜!”
这声怒吼,如同垂死巨龙的咆哮,震撼着战场。残余的明军将士仿佛被注入了最后的力量,发出了震天的回应:“万胜!万胜!” 然后如同扑火的飞蛾,向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发起了决死的反冲锋!
鲜血,染红了初升的朝阳。居庸关,这座古老的雄关,见证了又一批忠魂的涅盘。
二、 林府晨课,稚子忧国
与此同时,京城林府内,气氛同样压抑。虽然高墙隔绝了战场的声音,但紧张的氛围无处不在。
清晨,小林萧(已近五岁)穿着一身利落的短打,正在庭院中一丝不苟地练习林宸教他的基础拳脚和呼吸法门。他小脸紧绷,眼神专注,一招一式颇有章法,显然下了苦功。妹妹林玥(三岁多)则坐在旁边的石凳上,由奶娘陪着,眨着大眼睛看着哥哥。
一套拳打完,林萧收势,气息微喘。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跑去玩耍,而是走到院中那棵老槐树下,仰头望着北方,小眉头紧紧皱着。
“哥哥,你看什么呀?”林玥奶声奶气地问。
“看北方。”林萧的声音带着超越年龄的沉重,“爹说,孙伯伯和很多叔叔在那里打坏人。不知道……他们赢了没有。”
奶娘叹了口气,安抚道:“小少爷别担心,孙督师和林大人他们一定能打赢的。”
这时,苏明远匆匆从外面回来,脸色凝重,正要前往书房,却被林萧叫住。
“苏先生!”林萧跑过去,仰着小脸,认真地问,“苏先生,前线……是不是很不好?”
苏明远看着这孩子清澈而早慧的眼睛,不忍欺骗,蹲下身低声道:“小少爷,战事确实吃紧。居庸关……正在血战。”
林萧的小拳头一下子握紧了,他沉默片刻,忽然道:“苏先生,我爹是不是很累?他昨晚书房灯亮了一夜。”
苏明远心中一酸,摸了摸林萧的头:“大人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
“我知道。”林萧重重地点点头,“我会努力读书,努力练武,快点长大,帮爹爹分忧!保护娘亲,保护妹妹!”
他那稚嫩却坚定的语气,让苏明远这个见惯了风雨的幕僚也不禁动容。
三、 绝处逢生,援军天降
居庸关上的血战已接近尾声。孙传庭身边只剩下不足百人,被压缩在关楼附近,四面八方都是涌来的清兵。他宝剑已折,手持一把不知从何处捡来的长枪,浑身浴血,多处负伤,全靠意志支撑。
“孙传庭!纳命来!”一名清军骁将看出他是主帅,狞笑着挥刀扑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请大家收藏:(m.2yq.org)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