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的惨胜,如同一剂猛药,暂时驱散了弥漫在京城上下的绝望,但也带来了更深沉的悲痛与亟待解决的重重难题。鲜血换来的喘息之机,每一刻都无比珍贵,却也无比脆弱。
一、 孙府探视,英雄泪目
孙传庭被紧急送回京城府邸救治,太医院院判亲自出手,凭借其过人体魄和坚定意志,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伤势极重,需长期静养。
林宸处理完紧急公务,便带着一些精心挑选的药材前来探视。卧榻之上,孙传庭面色蜡黄,气息微弱,往日的锐气被深深的疲惫取代,唯有那双眼睛,在见到林宸时,依旧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孙师……”林宸上前,握住老友冰凉的手,声音有些哽咽。眼前这人,几乎是凭一己之力,为大明朝扛住了最凶猛的一波攻击。
孙传庭扯动嘴角,想笑,却引来一阵剧烈的咳嗽,缓了口气才低声道:“林……林侍郎……来了……关……关……”
“关守住了!孙师放心!”林宸连忙道,“卢象升卢督师已接管防务,局势暂稳。您安心养伤,朝廷和陛下都记着您的功劳!”
“功劳……”孙传庭眼中闪过一丝苦涩,缓缓闭上眼,眼角似有晶莹划过,“尤世威……还有那么多弟兄……都留在了关上……我孙传庭……愧对他们……”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位铁骨铮铮的督师,此刻流下的,是为麾下万千忠魂洒下的热泪。
“孙师,将士们为国捐躯,死得其所!他们的血不会白流!待您伤愈,我等还需并肩,驱逐鞑虏,告慰英灵!”林宸坚定地说道。
孙传庭紧紧握了握林宸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二、 林府稚语,家国情怀
林宸从孙府回来,心情沉重。府中,夫人正带着小林萧和林玥在庭院中晒太阳。林萧拿着一本《千字文》,却有些心不在焉,小眉头紧锁。林玥则安静地玩着一个布娃娃。
“爹爹!”看到林宸回来,林萧立刻放下书跑了过来,仰着小脸,担忧地问,“孙伯伯好些了吗?”
林宸看着儿子清澈的眼睛,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孙伯伯伤得很重,但太医说会好起来的。萧儿有心了。”
“孙伯伯是打坏人的大英雄!”林萧握紧小拳头,然后又有些低落,“爹爹,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孙伯伯那样厉害,帮爹爹打坏人?”
林宸心中一动,将儿子搂入怀中,温言道:“萧儿,打坏人不止在战场上。好好读书,明白事理;强身健体,保护家人;将来若能明辨是非,为国举贤,安定百姓,一样是了不起的英雄。”
林萧似懂非懂,但认真地点点头:“嗯!萧儿记住了!我会好好读书,努力练武!”他想了想,又补充道,“我还要教妹妹认字!”
一旁玩耍的林玥听到哥哥提到自己,也奶声奶气地学舌:“哥哥……认字……”
看着一双儿女,林宸心中涌起无限的柔情与责任。乱世之中,守护这样平凡的温暖,有时比攻城略地更难。
三、 朝堂风波,卢帅受命
孙传庭重伤,北疆防务的重担落在了及时赶到的卢象升肩上。平台召对,崇祯皇帝看着殿下风尘仆仆却英气勃勃的卢象升,心中稍安。
“卢卿力挽狂澜,守住居庸关,居功至伟!朕心甚慰!”崇祯不吝褒奖,“如今孙卿伤重,北疆防务,朕便全权托付给卢卿了!擢升卢象升为兵部尚书,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臣,卢象升,领旨谢恩!必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卢象升声音洪亮,掷地有声。他深知肩上担子之重,宣府仍在告急,大同曹变蛟独力支撑,百废待兴。
周延儒一党见孙传庭倒下了,又来了个更硬骨头的卢象升,心中郁闷,但此刻也不敢公然反对。杨嗣昌出列道:“陛下,卢督师忠勇可嘉。然宣大残破,粮饷短缺,兵员待补,诸多困难,还需朝廷鼎力支持。” 这话看似支持,实则又将难题抛了出来,暗示卢象升若做不好,便是客观条件所限。
卢象升岂不知其中关窍,朗声道:“陛下,臣不需空言!只需陛下允臣三事!”
“卢卿但说无妨!”
“其一,请陛下严令户部,保障前线粮饷按期足额拨付,若有延误克扣,无论涉及何人,请允臣军法参奏!”
“其二,请授予臣对宣大地区官员将领临机处置之权,凡怯战、通敌、怠政者,先斩后奏!”
“其三,请陛下明发谕旨,鼓舞天下兵马,尤其是临近之陕西、河南驻军,积极驰援,不得观望!”
这三条,条条针对时弊,锋芒毕露,直指周党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
崇祯看着卢象升刚毅的面容,又瞥了一眼脸色难看的周延儒和杨嗣昌,沉吟片刻。北疆安危系于一线,他需要卢象升这样的强心针。
“准!”崇祯终于下定决心,“便依卢卿所奏!望卢卿早日整饬边务,击退虏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请大家收藏:(m.2yq.org)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