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的秋意愈发深沉,伴随着凛冽寒风而来的,是比上一次更加凶险的警讯。多尔衮率领的数万八旗精锐,果然如卢象升所料,避实击虚,绕过重兵布防的宣府-大同防线,自古北口、墙子岭一线,如同狂暴的铁流,再次破关而入,兵锋直指京畿!
一、 边关告急,卢帅困局
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京城和卢象升的宣府大营。
“督师!虏酋多尔衮已破古北口,分兵劫掠密云、顺义,其前锋游骑已出现在昌平附近!”
“督师!大同曹变蛟将军被阿巴泰部死死缠住,无法脱身!”
“督师!我军粮草仅够半月之用,援兵……依旧毫无音信!”
一条条坏消息,如同重锤敲击在卢象升心头。他站在地图前,看着代表清军的黑色箭头如同毒蛇般刺向毫无防备的京畿腹地,而自己手中可用之兵,却因粮饷不继、援兵不至,被牢牢钉在宣大防线上,难以机动。
“杨嗣昌!周延儒!国贼!国贼啊!”卢象升一拳砸在地图上,虎目含泪,悲愤填膺。空有擎天之力,却因后方掣肘,只能眼睁睁看着虏寇再次蹂躏京畿,践踏他誓言守护的黎民!这种无力感,比面对千军万马更令人窒息。
他连续派出数波信使,向朝廷发出最紧急的求援和警告,甚至直言若再无援兵粮饷,宣大防线恐有崩溃之虞,届时京师将彻底暴露在虏骑之下!
二、 京城震动,帝心惶恐
多尔衮再次破关入塞的消息传到北京,瞬间引发了比上一次更大的恐慌。崇祯皇帝在平台之上,脸色惨白,身体微微颤抖。
“为何?!为何虏寇能如此轻易再次入关?!卢象升何在?!孙传庭何在?!”他的声音带着惊恐与愤怒。
周延儒连忙出列:“陛下息怒!卢象升坐拥重兵,却放任虏寇长驱直入,其心叵测!当严旨切责,令其速派兵回援!”
杨嗣昌也附和:“陛下,京营兵力空虚,当务之急是紧急征调各地兵马入卫,并令卢象升分兵……”
“分兵?分什么兵!”一个清冷而愤怒的声音打断了他,正是林宸。他手持卢象升发来的紧急军报抄本,越众而出,目光如刀般扫过周、杨二人,“陛下!卢督师军报在此!其上明言,因粮饷断绝,援兵不至,宣大兵马已无力机动!若强行分兵,宣大防线必溃!届时多尔衮与豪格、阿巴泰合兵一处,直扑京师,后果不堪设想!此非卢督师不救,实乃有人欲陷督师于死地,置陛下于险境!”
林宸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后勤与援兵的拖延,将周党的阴谋撕开了一道口子,在恐慌的朝堂上引发了不小的骚动。
崇祯看着争吵的臣子,又看看林宸手中那言辞恳切甚至带着悲愤的军报,心中乱成一团。他既害怕京城被围,又担心真如林宸所说,逼迫卢象升会导致全线崩溃。
“够了!”崇祯烦躁地打断,“传旨!令卢象升……酌情抽调部分精锐,星夜驰援京师!另,八百里加急,传檄天下兵马,火速入卫!京营即刻戒严,紧闭九门!”
这道含糊的“酌情”旨意,再次将难题抛回给了卢象升。
三、 林府定计,险中求援
退朝后,林宸心急如焚。他知道,指望朝廷和周党是指望不上了,卢象升处境极度危险,必须另寻他法。
“明远!”他回到府中,立刻召来苏明远,“你亲自去一趟!持我手书和信物,走海路,以最快速度前往登州,见曾樱巡抚和黄龙!”
“大人有何吩咐?”
“让曾抚台和黄龙,无论如何,想办法抽调一支精干水师,搭载部分登莱陆师,由海河溯流而上,直抵天津!不必与虏寇主力硬碰,任务是袭扰其后勤,牵制其兵力,并向卢督师传递消息,告诉他……京城已知其困境,正在设法,让他务必坚持住,保全自身,以待时机!”这是一步险棋,水师深入内河风险极大,但也是目前唯一能快速给予卢象升支持和希望的途径。
“学生明白!这就去办!”苏明远意识到事态严重,毫不迟疑。
四、 宣府抉择,忠义两难
宣府大营,卢象升接到了皇帝“酌情”回援的旨意,脸上露出一丝惨笑。酌情?他拿什么酌情?分兵少了,无异于杯水车薪,徒增伤亡;分兵多了,宣大必失,自己是千古罪人!
“督师,怎么办?”麾下将领都看着他。
卢象升沉默良久,眼中闪过决绝:“陛下有旨,不能不遵。但宣大防线,亦不能弃!本督……亲率五千天雄军骑兵,驰援昌平!余下各部,由副将统领,紧守宣大!没有本督将令,绝不可出战,违令者斩!”他这是要以自身为饵,吸引部分清军注意力,同时保全主力防线。此行,凶多吉少。
就在他准备点兵出发之际,一骑快马冲破夜色,带来了林宸通过登州水师渠道转送的密信!
卢象升迅速看完,信中林宸分析了局势,明确指出朝廷有人欲借刀杀人,恳请卢象升以保全自身和宣大主力为要,勿要轻易涉险,并告知水师已在策应路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请大家收藏:(m.2yq.org)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