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沈氏的收藏
初秋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卷着窗外法国梧桐刚泛黄的叶边,轻轻拍在沈氏集团顶层的落地窗上。苏念站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挂着的那枚小巧的瓷片——那是祖父临终前塞在她手心里的遗物,边缘早已被岁月磨得光滑,唯有底部那半枚模糊的“崇宁”落款,还带着旧时窑火的温度。
“苏小姐,这边请,收藏室就在走廊尽头。”沈氏集团的特助林薇走在前面,声音温和而恭敬。她身上的职业套装剪裁得体,踩着高跟鞋的脚步轻缓,像是怕惊扰了这层楼里沉淀的时光。
苏念应了一声,收回思绪,跟在林薇身后穿过长长的走廊。走廊两侧挂着几幅近现代名家的画作,画框都是厚重的红木材质,与米白色的墙面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质香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陈旧气息,那是老物件在时光里发酵出的独特味道,让她莫名觉得亲切,又有些许不安。
昨天是她正式入职沈氏集团文物修复部的第一天,部门总监只让她熟悉了基本的工作流程,今天一早就派了林薇来带她熟悉沈氏的核心收藏——位于集团总部顶层的私人收藏室。沈氏作为国内顶尖的跨国集团,涉足领域极广,而文物收藏是前任董事长沈老爷子毕生的爱好,如今这份庞大的收藏由现任总裁沈聿川接手管理,据说里面珍品无数,连博物馆都要羡艳几分。
“沈总的意思是,您刚入职,先从整理收藏档案开始,熟悉每一件藏品的基本信息,后续再逐步接触修复工作。”林薇在一扇厚重的紫檀木门前停下脚步,转身对苏念解释道,“这扇门的锁是特制的,需要指纹和密码双重验证,整个收藏室二十四小时都有安保系统,您以后出入记得提前跟我报备。”
苏念点点头,看着林薇将手指按在门侧的识别器上,又输入了一串复杂的密码。“嘀”的一声轻响后,沉重的木门缓缓向内打开,一股更浓郁的木质香夹杂着瓷器特有的土腥味扑面而来,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眼前的收藏室远比她想象中还要大。整个空间足有两百多平米,天花板上悬挂着一盏复古的水晶吊灯,暖黄色的灯光透过水晶折射下来,柔和地洒在每一件藏品上。四周的墙壁上定制了深色的木质展柜,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里面整齐地摆放着青铜器、玉器、书画和各类陶瓷器。中间区域则放置着几个独立的玻璃展柜,里面似乎是更为珍贵的藏品,外面还罩着一层防尘罩。
“这里的藏品大概有三千多件,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几乎每个朝代的代表性文物都有。”林薇走到展柜前,轻轻打开一盏壁灯,“沈老爷子当年收藏这些东西,不是为了投资,纯粹是喜欢。沈总接手后,专门请了国内顶尖的文物保护专家来做维护,每年还会拿出一部分藏品去博物馆做公益展出。”
苏念的目光在展柜里流转,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从小在祖父的熏陶下,对文物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度,尤其是陶瓷器。祖父苏振海曾是国内知名的古陶瓷鉴定专家,家里也曾有过不少收藏,只是在她十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苏家一夕之间家道中落,那些珍贵的藏品也散落四方,祖父更是因此一病不起,没过几年就撒手人寰。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苏家当年流失的藏品,那枚瓷片是祖父留下的唯一线索。瓷片上的“崇宁”落款,是北宋崇宁年间官窑的标识,只是那时候的官窑瓷器存世量极少,加上苏家当年的藏品清单早已遗失,她找了这么久,也没能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苏小姐,您先熟悉一下环境,我去把藏品档案拿过来。”林薇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档案都是按年代和品类分类的,您可以先从宋代陶瓷器开始看,那部分是沈老爷子收藏的重点,也是咱们收藏室里最出彩的一部分。”
“好,麻烦你了。”苏念回过神,对林薇笑了笑。
林薇离开后,收藏室里只剩下苏念一个人。她深吸一口气,走到摆放宋代陶瓷器的展柜前。展柜里的瓷器琳琅满目,有汝窑的天青釉盘、官窑的粉青釉瓶、哥窑的冰裂纹碗,每一件都釉色温润,造型典雅,一看就是稀世珍品。她的手指轻轻贴在冰凉的玻璃上,目光一寸一寸地扫过每一件瓷器的底部,寻找着那个让她魂牵梦萦的落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看了近百件宋代瓷器,却始终没有看到那枚熟悉的“崇宁”落款。就在她有些失落,准备转身去看其他展柜时,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了展柜最里面的一个角落。
那里放着一个高约三十厘米的长颈瓷瓶,瓶身是淡雅的天青色,釉面光洁如湖面,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瓶身上没有任何繁复的纹饰,只在颈部有一圈简单的弦纹,显得古朴而大气。因为位置比较隐蔽,加上前面有一个较大的汝窑洗挡住了一部分视线,她刚才竟然没有注意到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m.2yq.org)目光所及都将是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