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后山的黄龙洞前,积着半尺厚的青苔,洞顶垂下的钟乳石滴着水珠,在地面砸出浅浅的坑洼。慈航道人踏着晨雾走来时,正见黄龙真人蹲在洞口,手里攥着块顽石,正往洞壁上刻画着什么,石屑簌簌落在他灰扑扑的道袍上,与腰间挂着的酒葫芦碰撞出沉闷的声响。
“黄龙师兄这是在修行?” 慈航道人轻声问道,玉净瓶中的三光柳枝条轻扫过洞前的潭水,激起的涟漪将两人的倒影揉碎在碧波里。他注意到洞壁上的刻痕歪歪扭扭,既非符文也非星图,倒像是孩童的涂鸦,其中有个模糊的轮廓,隐约是头龙的形状。
黄龙真人猛地回头,手里的顽石差点脱手,脸上沾着的青苔被他用袖子一抹,反倒蹭得更花了。“慈航师弟来了。” 他咧开嘴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酒葫芦晃悠着撞上膝盖,“我这不是修行,是给洞壁添点生气。你看这龙画得咋样?前日见东海的老龙王腾云,我总觉得少了点啥,就想刻下来慢慢琢磨。”
慈航道人走近细看,那龙的刻痕虽笨拙,鳞片却刻得格外认真,每片都带着细微的凹凸,仿佛能感受到龙鳞的坚硬。“师兄的笔触虽简,却有股朴拙的生气。” 他指尖拂过刻痕,三光露顺着指缝渗入石纹,那些鳞片忽然泛起淡淡的金光,“就像这黄龙洞的灵气,不似玉虚宫那般外放,却深藏于山石水土之中。”
黄龙真人挠挠头,把顽石往地上一扔,发出 “咚” 的闷响。“师弟又取笑我。” 他摘下酒葫芦猛灌了口,酒液顺着嘴角流到下巴,“我哪懂什么灵气,就觉得这石头顺手,刻着舒坦。不像玉鼎师兄他们,练剑要讲究章法,炼丹要计较火候,我光是记那些口诀就头疼。” 他忽然指着潭水里的游鱼,“你看它们游得多自在,哪用学什么吐纳之法?”
慈航道人望着潭中游鱼,它们确实没有章法,却总能在石缝间灵活穿梭,避开湍急的水流。“或许,顺应本性便是最好的修行。” 他轻声道,想起普贤说的 “观空” 之理,黄龙真人的 “拙”,或许正是不被外相束缚的真性,“就像师兄喝酒,不为消愁也不为悟道,只是单纯觉得好喝,这份自在,怕是许多金仙都比不上。”
黄龙真人眼睛一亮,又灌了口酒:“还是师弟懂我!” 他忽然起身往洞里走,灰道袍扫过青苔,留下串歪歪扭扭的脚印,“我前日在洞底找到块暖玉,摸着特舒服,给你看看。” 洞深处传来他踢到石子的声响,伴随着含糊的嘟囔,“在哪儿来着…… 哦,好像压在酒坛底下了。”
慈航道人跟着走进洞内,岩壁上挂着些风干的草药,散发着苦涩的清香,角落里堆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想来都是黄龙真人捡回来的。最显眼的是洞中央的石桌,上面摆着个缺口的陶碗,碗里还剩着些酒渍,旁边散落着几颗野果,表皮已经皱了。“师兄的洞府,倒比玉虚宫更像个家。” 他忍不住笑道,腕间的念珠与洞顶的水滴共鸣,发出温润的轻响。
“家?” 黄龙真人从堆杂物里翻出块拳头大的暖玉,闻言愣了愣,随即嘿嘿笑起来,“师弟这么说,倒真是。我在这儿住了三千年,石头缝里的草长多高,哪块钟乳石今年会滴水,我闭着眼都知道。” 他把暖玉往慈航道人手里塞,玉块入手温热,表面坑坑洼洼,却比打磨光滑的玉石更有质感,“你看这玉,丑是丑了点,冬天揣在怀里比什么都暖和。”
慈航道人摩挲着暖玉上的天然纹路,忽然觉得这玉与黄龙真人很像 —— 不事雕琢,却自有温度。“这玉的真性,全在这坑洼里。” 他轻声道,“就像师兄的道法,看似笨拙,却藏着最本真的自在。前日我见师兄在演武场被几个弟子嘲笑剑法拙劣,你却毫不在意,只顾着教他们如何避开地上的石子,这份从容,便是真性的体现。”
黄龙真人抓抓耳朵,脸有点红:“那不是从容,是我确实打不过他们。” 他挠着洞壁的刻痕,石屑落在肩头,“师父说我‘道在拙中’,我总听不懂。打不过就跑,学不会就不学,这有啥道道?” 他忽然指着洞顶的蝙蝠,“你看它们倒挂着睡觉,难道还要先学《黄庭经》?”
慈航道人望着那些倒挂的蝙蝠,它们的姿态确实不雅,却能在黑暗中精准捕捉蚊虫。“大道无形,本就不拘形态。” 他将暖玉放回黄龙真人手中,“师兄的‘拙’,是不刻意追求高明,不执着于胜负,这份不装不作,正是许多修士求而不得的真性。就像这暖玉,不追求晶莹剔透,只保留本真的温润,反而更显珍贵。”
黄龙真人似懂非懂,把暖玉揣回怀里,又摸出个野果递给慈航道人:“不管啥真性假性,吃个果子先。这是后山摘的,有点涩,却败火。” 他自己先咬了一大口,果汁顺着下巴滴到道袍上,“对了,前日见太乙师兄的仙莲开了,那花瓣软乎乎的,能吃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慈航到观音:悲智成佛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慈航到观音:悲智成佛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